第五百四十三章 戰局(第2/3頁)

“那將軍你……”

項楚擡起頭,望向天空,像是回答李昧,又像是在回答自己:“既然見識了高山,總要試著去見見高山上的風景,不是麽?”

一聲嘶鳴,項楚胯下的黑色戰馬已經人立而起,隨後猛然撒開腳步,如風一般向著與唐軍撤離相反的方向奔去。

“將軍!”李昧怎麽也想不到項楚居然會在這種時候離去,但還沒等他的喊聲發散出去,項楚的身影已經被淹沒在亂軍之中。

接下來的聲音只能被微薄冷峻的嘴唇壓回到喉嚨裏,李昧深深地看了一眼項楚消失的方向,心頭一陣灼熱,隨著一聲厲喝,他的眼神堅毅如鐵。

“全軍聽令!變陣,隨我沖出重圍,盡快與另外幾支隊伍匯合!”

國事為重,他自認沒有項楚那樣的軍事天才和強橫實力,但他十分清楚自己現在應該做些什麽。既然項楚不在,他便是三軍統帥,他得為這些浴血奮戰的唐國兒郎負責到底。

擡起頭,那片黑雲的陰影覆蓋到他的臉上,令他的臉色一片灰暗,翻滾的雲層裏時不時傳出幾聲低沉的咆哮,像是預示著某種不凡之物正藏身其中。

對於這種不可揣測的存在,李昧向來不缺乏敬畏,但他強行讓自己靈台清明,知道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鸞鳳,或者化身鸞鳳的那個女人身上,一旦期待落空,所料非所願,那付出的可不單是自己和在場軍士的生命,更有可能是唐國的將來。

他必須離開。

催動戰馬之前,他低頭喃喃:“將軍,雖然我對你懷有一份敬畏,但等到我回朝,必定會在朝中彈劾你,希望那個時候,你還能活著站在國主、娘娘的面前。這不是私仇,而是……為國盡忠。”

只是身處前線的他還不了解,此時此刻,唐國定安城正在發生一些事情。

雖說項楚在墨家境內殲滅趙寬的七萬人是一場大勝,足以讓舉國為之振奮,但隨後項楚在錦州之戰中接連失利,坊間已經開始傳聞,說他對大將軍位置極為貪戀,至今無法坐上那個位子心中早有憤懣,因此才故意以這種態度向朝堂示威。

項楚手中握有唐國二十萬重兵,這已是唐國大半的軍事力量,而他向來不是什麽謙恭的儒將,反而是桀驁的雄獅,一旦心志與忠誠出現偏差,足以成為唐國朝堂的一大毒瘤。

陰謀論一些的,則是編排起他私下悄悄跟墨家達成了協議,繼王玄微被罷免之後,墨家上將軍之位空懸已久,他將會以這二十萬唐軍的性命作為自己投靠墨家的投名狀……

當然,這些消息的背後,其實都蘊含著一些隱秘的影子,其中有一部分是王玄微留在唐國的一股力量,另外一部分卻是那位剛剛接任定安城諜報組織的景雨先生。

離開錦州的時候,王玄微就已經定下了這件事情,只是不知道這個計謀的產生,是否跟他在墨家經歷的一系列事情有關。

對於楊太真來說,項楚是一頭猛獸,放出去吃人的同時,自己也有受到反傷的風險。

這也是為什麽此次出征,明明項楚是三軍統帥,卻依然會被李昧這樣一個下屬牽制。

盡管從表面上看,唐國朝堂依舊平靜如故,但以楊太真的多疑,恐怕這件事情不會僅僅止步於謠言那麽簡單。

隨著戰場上的兩軍在心照不宣之中達成了一致,這場“圍殲”自然也就成為了“被突圍”,不過唐軍的行進速度並沒有預料之中的那麽快,反倒是讓張明琦有些奇怪。

“這是為何?明明我軍已經讓開了道路,他們看起來卻是一點都不著急離開,反倒是像閑庭漫步一樣緩慢。”

高長恭聽著張明琦的疑問,微微一笑,對於這個後輩,他向來不吝做出指導:“我猜這是李昧的主意,若是按照項楚的風格,不動則已,動則如火侵略,就算是要撤離,也不會瞻前顧後。但李昧卻不同,這個將門子弟,雖然說兵法造詣不錯,但用兵謹慎,少有冒進之舉,他也是怕我軍讓開道路只是假象,防止我軍趁他們撤退之時襲擊罷了。楊太真之所以選他來制衡項楚,想來也是因為他的謹慎,希望能在必要的時候制止項楚。”

“原來如此。”張明琦恍然大悟,一時間臉上露出幾分譏諷,“楊太真真是脫褲子放屁,用了項楚又不敢信他,既然不信,又為何要用?且不說李昧是否能成功節制項楚,就算成功了,只會項楚心中有更多不滿。”

“不滿?他或許會不滿,但據我所知,項楚心裏可從來沒有他那位娘娘,甚至他的心裏都沒有那位喜歡喝酒作詩的風流國主。那是個心中只有自己的人,既然如此,讓他不滿又如何?我猜想,楊太真用他只是因為他確實有能力帶領三軍打一場勝仗,卻並不想要養著他成為日後唐國的心腹大患。”高長恭淡淡地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