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2/4頁)

先前去求各路人馬為他報仇雪恨時,鐘稽不知道這些人是否會信守承諾,他原本準備的是誰答應了他要為他平定土匪後他再將鐵礦一事說出,用鐵礦作為重寶答謝。

只是鐘稽沒有想到,他找了各方勢力,一直到元裏之前,所有人都沒撐到知道他有鐵礦一事,便將他三言兩語打發走了。

鐘稽既笑這些人目光短淺可笑,又哀世態如此悲涼。

不過如今,他終於找到一個還未說出礦藏,便斬釘截鐵說要為他做主的人了。

“鐘稽,你這鐵礦有多大?”元裏沉吟道,“我有心想提前與你借用一些鐵礦,打造武器配備兵馬前去剿匪,你可願意?你大可放心,我不是那等強取豪奪之人。我若是沒有做到答應你的事,就絕不會要你的這份大禮。”

鐘稽毫不猶豫地便道:“小人願意。”

說完,他就站起身,略顯著急地問:“那大人何時同我去開采鐵礦?”

元裏派郭林帶著鐘稽去找趙營,令趙營帶著五千白米眾俘虜一起前去鐵礦挖鐵。

等他們離開後,張密還留在這裏。

元裏嘆氣道:“子博,令你在薊縣等我許久,真是對不住你。”

張密忙道無事,隨即表明了自己的來意,“元公子,幽州張氏想投靠於您。”

聽到這話,詹少寧朝著元裏眨了眨眼,一副“我說對了吧”的得意。

元裏淡淡笑了笑,令人送上涼茶,“子博,有句話我不得不提前問一問你。”

張密道:“公子請說。”

元裏問:“你到底是想投靠於我,還是想要投靠楚王府?”

張密愣住了。

不止是張密愣住了,詹少寧也愣住了。

元裏還是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等著張密的回答。

他並不缺一個商戶的投靠,只是有些事必須搞清楚。如果張氏投靠他,那他以後拿出來的秘密東西便可交於張氏去做。如果張氏想要投靠楚王府,那麽元裏也會正常地對待張氏和張氏做生意,只是也止步於此了。

張密張張嘴,想說投靠您和投靠楚王府不是一樣嗎?但說還沒說出來,頭頂已經泌出豆大的汗珠。

這當然不一樣。

元裏姓元,楚王府姓楚。這一刻,張密無比清楚地認識到了這兩者的差別。

那麽他該選擇哪一個呢?

張密緊張得心臟快要跳到嗓子。

按理說,他應該選擇楚王府。

楚王府勢大力大,幽州就是楚王府的封地。有了楚王府做靠山,張氏還怕什麽?

但此刻坐鎮幽州的卻是元裏啊,元裏為楚家掌管後方,不管地是誰的,權力掌管在元裏的手中,而且他還這麽的年輕,如果一坐鎮幽州,便是幾十年呢?

不過楚賀潮可是有十三萬大軍的大諸侯!是名正言順的下一任楚王!有兵有馬在如今便是話語權。

那元裏又差了嗎?

元裏的名聲比兇名在外的楚賀潮要好上許多,脾氣也比楚賀潮好上許多。張氏同元裏打交道要比同楚賀潮打交道好得多,而且背靠元裏,就相當於還是能夠沾著楚王府的威勢,這樣不是也很好嗎?

更何況元裏還沒有立冠,做事卻如此老道,他以後的成就難道真的比不過楚賀潮嗎?

張密臉上的汗已經滴落在了地上,他擡頭朝元裏看了一眼,便見元裏已經喝完了一杯茶了。

張密一個激靈,才反應過來自己想得太久了。

好像有一盆涼水迎頭澆下,張密反而瞬間清醒了下來。他深深彎腰行禮,擲地有聲地道:“張密拜見主公。”

元裏搖頭笑了,“你可以說實話,不必怕得罪我。”

張密搖搖頭,“能為兩個並不喜歡的虞氏美人思索後路、能為鐘稽路見不平的您,我知道您不會因我投靠誰而怪罪我,請您放心,這正是我心中所想。”

元裏莞爾,“先前我與你說過,讓你盡可能去找買馬渠道,我會用比香皂更好的東西和烏丸人做生意,你還記得嗎?”

張密連連點頭,“小人記得,我正想要和您說這件事。因為入了秋,草原上的草即將枯萎,牲畜無糧草可用,烏丸人和我們做的交易變得越來更多,自從您上次吩咐到現在,我從烏丸人的手裏已經買來了將近五百匹的馬匹,不日便會叫人給您送來。等到天氣越冷,食物越少,烏丸人出售的馬匹將會更多。”

元裏當即叫好,“馬匹錢財多少你盡管和我說,我絕不會差你一文錢。”

張密推辭道:“這些馬匹就當做是我獻給主公的就好。”

元裏失笑,“你能獻給我一次,還能再獻給我第二次嗎?五百匹的馬匹,這是龐大的數量了。我能從中看到你花了多少心思和錢財。這樣的辛苦不是一句獻給我可以抹殺的,該你得的,你還是要拿走。”

他這話說得極為打動人心,張密只覺得自己沒有選錯主公,感動之余,更加真心實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