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3頁)

因為有這個前提,元裏這個年過得並不開心,甚至有些沉重。

過年那日起,元裏便在猜測族長究竟會何時“病逝”。

他希望族長即便是走,也好好地過完年再走。

元裏遠在千裏之外,他只能憑空去猜想汝陽的情況,去數著族長的死期。這種感覺並不好受,元裏有時候看著元樓元單毫無所知的模樣,都會有惆悵湧上心頭。

但他沒有將這些負面的情緒泄露分毫,遮掩得嚴嚴實實,帶著元樓元單在幽州過了一個充實的年。

沉溺傷心之中並不是元裏的性格,年後,元裏便讓自己忙碌了起來,讓各種各樣的事情充斥著自己的生活——直到那封告知他可以立冠的信來到之前。

立式風車做好之後,元裏將水車按著記憶中的模樣畫在了紙上。元單偶然看見後,興致勃勃地詢問:“裏兒,這是何物?像個滾輪似的,瞧著很是新奇。”

“是可以轉起來澆水灌溉的東西,從低處取水,灌溉到高處。”元裏解釋道。

元單一聽就明白了,他對水車很是感興趣。元單從小就喜歡鼓弄這些機關木匠活,在奇技淫巧這方面是有些天賦在身的。元裏見他如此表現,便將圖紙交給了元單,讓元單帶領工匠將水車做出來。

元單眼睛一瞪,隨即便熱血上頭,興高采烈地領命,拍著胸脯跟元裏保證,“裏兒你放心吧,我一定把這東西給你做出來!”

元裏笑著道:“那我就等著。”

元單跟揣著金子一樣,感覺一下子有了不少壓力,他連忙問道:“元裏,幽州工匠的手藝如何啊?”

“我找來的這些工匠手藝都很精妙,”元裏道,“不輸洛陽與南方的工匠。”

元單詫異:“當真?”

“當真。幽州的木材很多,工匠也多,”元裏耐心地道,“北方的樹木比南方的樹木要結實一些,幽州的工匠最知道怎麽處理幽州的木材,你放心用吧。”

元單聽得連連點頭,隨後便雀躍地去找了元裏的工匠。

元裏含笑看著他離開。

在和元樓兄弟倆相處的這幾天,元裏已經對他們的未來有了規劃。

元裏有意建設一個部門,專門來研究農具和軍用武器。如果元單能夠將水車一事做好,元裏便準備令元單來帶領這個部門。

相比於元單,元樓的性格較為沉穩沉悶,雖有辦事能力,但過於剛正青澀,不夠圓滑。元裏準備讓元樓跟著劉驥辛學習一段時間,磨一磨臉皮。

他的這些打算並沒有同這兄弟倆說,但這兄弟倆都感覺到了元裏對他們的重視。他們私底下聊了幾次,心中更是感動,鼓足了勁想要表現出自己的才能,在元裏諸多部下之中立穩腳跟。

在他們發了狠的努力下,詹少寧、鄔愷和汪二也不由有了危機感,每日練兵練得更多,對自己的要求也更為嚴格,每日早出晚歸,不敢懈怠分毫。

除了劉驥辛還悠然品著茶慢悠悠帶著人處理政務外,連鐘稽看著這樣的他們都不由有些坐立不安。

鐘稽雖沒有正式拜入元裏門下,但心中已經隱隱認同了元裏。他知道要等開春冰雪消融才能去打沂山軍,原本並不著急的。但看著這些人一個比一個奮發圖強,他心裏就跟貓撓似的,最後實在忍不住,又跑去找了張密跟張密一起去買馬了。

等劉驥辛反應過來的時候,發現全府上下,竟只有他一人還在不急不慢地做事了,“……”

他眼皮抽了抽,到處溜達了一圈,更是無話可說。

主公麾下也就罷了,怎麽連將軍麾下的楊忠發何瑯二人也不例外,每日忙得不見人影了?

年後一月十日這天,幽州又下了場大雪。

這場大雪只下了一日便停了,但即便這樣,養豬場內的豬崽也凍死了多達幾十頭。

元裏憂心實驗基地中的土豆,專門去實驗基地看了看土豆的生長情況。

相比於被凍死的豬崽,實驗基地中的土豆卻長勢良好。火炕只有一個,燒起來時正是這些土豆最喜歡的溫度。地上的土豆葉子已經長得青蔥寬大,看著稍微有了成熟的苗頭。元裏無法從葉子形狀斷定土豆是否成熟,索性挖出了一株土豆看了看,發現差不多再過一個月,這些土豆就能成熟了。

這速度比想象中地快了很多,元裏一問,發現都是化肥的功勞。

但還剩下的化肥並不多了,元裏當即下令,“趙營,再讓那些土匪多做些化肥。”

趙營手底下的那些土匪已經挑糞挑到快要吐了,但元裏一說這話,趙營面不改色地道:“是。”

他絲毫不管這些土匪想不想吐,要不要吐,既然主公發了話,這些土匪臭死也要繼續挑糞來制作化肥。

元裏的養畜場一直都很幹凈,功勞就在這些土匪身上。豬牛羊等牲畜的糞便每天都會被他們清理到堆肥舍裏進行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