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第2/2頁)

但陳王決定的事絕不容質疑,他加重語氣,道:“就照我說得辦!財富而已,沒了還有回來的一日,花在此時值得。”

陳璽沒有他父親的霸氣,心疼的如在滴血,緩了好一會兒,才忍痛道:“兒子知道了。”

陳王整理東西整理了足足半月,半個月後,他便將東西直接送到了幽州兵駐紮在洛陽城外的軍營之中。

元裏和楚賀潮當日便得到了消息,趕往軍營一看,立刻被千百輛的拉車給嚇了一跳。

“好家夥,”元裏雙眼越來越亮,“好家夥。”

楚賀潮一點點看完,眼中也是精光爍爍,“陳王當真是富庶。”

楊忠發、鄔愷等軍中校尉將領看得直咽口水,他們這兩年跟著元裏見識過許多好東西,但此時仍然被陳王送來的東西震驚到了,足以想象陳王到底下了多大的血本。

楊忠發咳咳嗓子,眼睛發直,“這些東西要是都能換成糧食的話,夠咱們吃上好幾年了吧。”

“沒錯,”元裏忽然笑了,“陳王當真能稱得上一句果斷了。”

只看這個魄力,元裏就知道,陳王將會是比吳善世和李立都要難對付的對手。

他眯著眼睛,不知道在想什麽。

楚賀潮回頭一看他這模樣便挑起了眉,“說說,你又想到了什麽壞主意。”

元裏慢悠悠地道:“想要從我們手裏帶走天子,除了這些東西還不夠,我準備與陳王再定下一個盟約。”

他勾唇,慢條斯理道:“五年盟約。”

*

十一月初,幽州兵與揚州兵立於東西兩側,在洛水河旁,陳王陳留與燕君候元裏定下了五年盟約。

雙方立誓,五年內絕不對彼此出兵,南北雙方和平共處。元裏以幽州刺史與燕君候的身份,與陳王歃血為盟,誰若違背,則汙名滿天下,生前生後都要背負千古罵名。

史稱其為“洛水盟約”。

立誓之時,陳王想笑也笑不出來了。

他深深看著元裏,一雙深陷眼窩似乎要將元裏看透。最後,陳王取來牲畜鮮血,將血滴進酒杯之中,嘆息著道:“元樂君,我若有子如你,即便現在就將王位傳下去,也死而無憾了。”

元裏笑容不變,不卑不亢,“陳王殿下謬贊。”

“你不用謙虛,”陳王搖頭,又失笑,“五年和平盟約,元樂君,你是怎麽能想到這一點的……你的所作所為,總會出乎我的意料。”

誰能想到元裏還會提出一個五年盟約呢?

這盟約一提,哪怕陳王耗費心思將天子迎回了揚州,哪怕陳王能借著天子的名義吞並南方,但他五年內卻無法對著元裏和楚賀潮出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元裏和楚賀潮越變越強,甚至統一北方。

而同樣的,這五年和平盟約對陳王也並非全無益處,元裏和楚賀潮也會被盟約所限制,不會對他出手,也同樣給了他養兵開地強壯己身的時間。

各有所利,也各有所缺。也因此,陳王才會同意與元裏立下這五年盟約。

但被一個年輕人主導了全程,陳王不得不說,他終究還是小看了元樂君。

“你是個了不起的英豪,”陳王道,“更了不得的是,你還如此年輕。元樂君,真不知道五年之後你會成長為何種模樣。”

元裏笑而不語。

陳王忍不住再次感嘆,“若你是我的兒子……”

但如果只是如果,怎麽也成不了現實,陳王終究沒有繼續說下去。

元裏當做沒有聽見,也令人拿來了牲畜鮮血滴入酒杯之中,擡起酒杯對陳王道:“陳王殿下,請。”

陳王舉起酒杯,與他一飲而盡。

洛水盟約後的第三天,揚州兵八萬大軍整頓行囊,終於從洛陽離開了。

等陳王和天子一走,元裏就將洛陽的修整交給了鄭榮,還給鄭榮留了一萬幽州兵和整整一百萬石糧食,讓他好好恢復洛陽民生。

鄭榮未曾想到自己竟然能被委以如此重任,激動得聲音發抖,雙腿也有些發軟,強自冷靜道:“主公放心,屬下必當將洛陽恢復如初。”

“你善民事,將洛陽交給你,我心中也安穩,”元裏含笑道,“糧食若是不夠了盡管去信來幽州,你可不要讓我失望啊。”

鄭榮立刻響亮地道:“是!”

生怕鄭榮一個人不夠,楚賀潮從軍中提拔出來了一個名叫季涿的雜號將軍,命其也留在洛陽帶兵駐紮。

交代完這一切,元裏和楚賀潮也帶著幽州兵離開了。

但元裏並沒有立即趕回幽州,而是繞路去了濟陰郡和河內郡兩郡,給予了這兩郡過冬的糧食,再帶走了願意跟著他們前往幽州的數萬百姓,一同趕往幽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