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2/2頁)

初春的天氣還是有些寒涼,百姓們雖穿著帶有補丁的衣物,但各個穿得厚實,鞋子也並不是凍腳的草鞋,而是賈青並不認識的棉鞋。幼童們也有衣可穿,甚至在這天氣悠然地出門玩樂鬧騰,個個面色紅潤,可見精力旺盛。

一看這些幼童們的樣子,就知道他們並沒有受冷,也沒有挨餓。這樣的景象在亂世之中,幾乎讓賈青懷疑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

不可避免的,賈青在心中對元裏升起了幾分敬意。

“主公!”

前方,周公旦激動的聲音打斷了賈青的思路,賈青擡頭看去,就見一向冷靜沉著的周公旦竟神色匆匆地從馬車中躍出,欣喜若狂地走到了一個年輕人的面前。

元裏的模樣和五年前相比已大為不同。他相貌長開,變得更為俊美,身姿也更為挺拔,少年之氣在他身上已經看不出來多少。

但溫和的笑容和明亮的雙眼還是一如既往,如春風拂面,眼眸中滿是欣喜,輕易讓人放心中戒備。元裏的氣質也成熟了許多,舉止之間盡是遊刃有余,看見他便會讓人覺得心中安穩。

見到許久未見的謀士,元裏也是心緒翻湧,他握住周公旦的雙手,深呼吸一口氣,眼中微濕,“文寧,你總算回來了。”

他上上下下看了周公旦幾遍,欣慰地低聲道:“這幾年辛苦你了。”

“不辛苦,我哪裏算得上辛苦?”周公旦一腔熱血沸騰著,他微微一笑,忽然退後兩步,雙手執起,鄭重地同元裏行了一個禮,“公旦在外五年歸來,所幸沒有辜負主公看重!”

元裏笑起,“好!”

周公旦緩緩起身,往元裏身側看了一圈,又與楚賀潮行了一禮。

楚賀潮微微頷首,劉驥辛感嘆地看著他,笑著道:“文寧兄,好久未見了。”

周公旦忍不住也笑道:“是啊,長越兄,我們好久未見了。”

郭茂對著周公旦拱手,笑容滿面,“在下郭茂,字平之。我曾聽過周兄許多事跡,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在下甚慕之。”

“平之兄不必客氣,”周公旦哈哈大笑,暢快地道,“我也曾聽主公提起過你,雖未曾與你相見,但亦佩服你的才智。我聽聞你擅下棋,我們日後可要好好切磋一番。”

他們說說笑笑,這樣悠然輕松的氣氛,周公旦已經很久未曾體會了。

賈青也在後方看著周公旦等人,他第一次見到周公旦如此輕松放聲大笑的模樣。只要見過此時的周公旦,就能看出他以前在冀州的模樣有多麽虛情假意。

他感嘆地想,元裏到底有什麽樣的能力,才能讓這些謀士心甘情願到如此地步?

元裏一直在旁邊含笑看著,等部下們寒暄過後,他才問道:“我聽說你這次還給我帶回來了一個意外之喜?”

周公旦這才想起跟在後面的賈青一行人,他無奈地拍拍腦袋,帶著元裏往賈青走去,“主公可曾聽過賈青此人?”

元裏微微頷首,“早有耳聞。”

眼見著元裏走到眼前,賈青提前下了馬,拱手行禮,拘謹道:“元刺史。”

“賈大人,”元裏笑著道,將他扶起身,“我先前便聽聞過大人威名,沒想到大人竟來到了幽州,不知大人遇到了什麽難處?若是我能做到的,必定會竭盡全力相助。”

賈青張張嘴,遲疑片刻,道:“我欲帶著部下、家眷前來投奔元刺史。”

元裏早就知道此事,因此也並不驚訝,他只是笑著拍了拍賈青的肩膀,熱情道:“有大人這般人才前來幽州,這是我的福氣。快請進城中!”

路上,元裏問了賈青和周公旦一路的事情,可否遇見什麽危險,又有什麽趣事,竟沒有問賈青一個有關冀州和吳善世的事情。

他的態度溫和親切,談話起來不像君主,倒像是許久未曾見過的友人。但偶爾的言談和見地卻真知灼見,深刻得令人忍不住回味,越想越是沉浸。

賈青的話不多,他一直在暗中觀察,將元裏部下的神態看得一清二楚。

就像是周公旦說的一樣,元裏的部下們對元裏乃是實打實的仰慕忠誠,他們緊緊團結在元裏的周圍,彼此之間沒有針鋒相對,也沒有勾心鬥角,這樣的氣氛讓賈青升起不少好感。

不止是他喜歡,他的部下們也極其喜歡。

宴席上,周公旦與劉驥辛、郭茂二人特意前來找賈青喝酒。賈青沒怎麽說話,但抵不住這三個謀士的灌酒路數,喝到一半,彼此間的生疏已經消失了大半,賈青轉頭一看,他的部下們也正在和楊忠發、汪二等人混在了一起喝酒劃拳,瞧他們的樣子,可比在冀州內要快活得多。

賈青看了一會兒,心頭的沉重仿若煙消雲散,他笑了笑,忽然感到輕松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