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第2/3頁)

這樣強大的實力也是讓陳王傲視整個南方的緣由,他本以為他逃回來了揚州大本營後,元裏會畏懼於此不敢追上來。但沒想到元裏非但追上來了,還如此的遊刃有余,讓陳王心中不由升起幾分忌憚。

元裏既然能悄無聲息地撤走揚州米糧,他是不是還藏著什麽手段?

而在這時,船上的人也吃完了這頓熱乎的飯。

元裏接過手帕擦了擦手,起身走到甲板前,像是才見到陳王一樣,故作驚訝道:“陳王竟也來了?怎麽不說一聲,我與陳王有舊,也可邀陳王一起用飯。”

曾經為元裏喊話的千夫長自覺站在元裏身旁,扯著嗓門試圖用嗓音威懾敵軍。

陳王雖心存疑慮,卻反道而行之,命令船只緩緩向元裏等人的船隊靠近,整個人好整以暇,說笑似地道:“我殺了楚賀潮,你還要請我登船用飯嗎?”

元裏冷笑一聲,“請陳王吃飯,自然是讓你吃好最後一頓飽飯。”

陳王身邊的人怒不可遏,就要張嘴大罵回去,陳王倒是心情很好地哈哈大笑,“我活了這麽多年,你是第一個敢在我面前跟我說這話的人,元樂君,你很好,非常好!”

陳王被攙扶著往前走了一步,他面上有了幾分血色,倒顯得比以往精神得多。等走到船頭時,陳王便停了下來,他揮退了攙扶他的人,雙手一甩便背在了身後,感嘆萬分地道:“我就喜歡你這樣的年輕人。但凡我能年輕十歲……不,五歲就好,只要我能年輕五歲,這天下都是我的,你元樂君也會是我的臣子,可惜啊……我們本不該走到這樣敵對的局面。”

元裏不為所動,淡淡地道:“不。即便是你年輕五歲十歲,即便是你權傾朝野,我們也終究會走到這一步,陳王,道不同不相為謀。”

陳王饒有興趣道:“你覺得我的道不好?”

元裏笑了,“陳王覺得自己的道好嗎?”

陳王搖頭,諄諄教導道:“元樂君,你什麽都好,但卻有一個缺處,那就是你將黔首看得太重了。”

元裏平靜地看著他,心情沒有任何波動。

他甚至懶得反駁陳王,因為陳王絕不會因為他的幾句話就會改變想法。

古代的統治者不知道百姓的重要嗎?怎麽可能不知道。

無論是皇帝還是貴族世家、豪強地主,他們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財富來自於底層的百姓。所以他們比誰都希望年年風調雨順,所以皇帝才會為百姓求雨祭祀,想要百姓有一個豐收年。

然而統治者又不敢讓百姓太過富裕。

怕百姓吃得太好有力氣造反,也怕百姓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豐富,具有思考的能力。

統治者們為了鞏固權力,開始推行愚民政策。他們將知識封閉在上層階層之中,讓百姓們沒有文化,沒有思考能力,思維被局限住,腦子裏每天想的都是吃飯睡覺種地,讓他們相信天子都是老天爺選出來的統治者,讓百姓們只要不是活不下去,就絕對沒有造反的心思。

所以在封建王朝中,最好統治的百姓便是吃不飽肚子又不至於餓死造反的百姓。

這是如今所有統治者的共識,而元裏卻走上了一條和他們截然不同、從來沒有人走過的道路。

他派退伍兵深入基層給百姓掃盲開民智,他獨創了科舉選拔考試,他在幽州境內開啟了市集,讓百姓們吃飽穿暖還給百姓們一個寬松富有的經濟條件。

他在豐富百姓們的精神層面,他甚至想要打斷文化壟斷。

每一件事,元裏都觸犯了很多人的利益。

獨行者總會遭到排斥,士人不會贊同元裏的道路,陳王也不認為元裏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他們想要拉下元裏,又不敢光明正大地對元裏下手。於是在暗中推動吳善世對付元裏,推動荊州刺史蔣骉對付元裏,推動陳王對付元裏。

每一個敵人的背後都不單單只是敵人本身,這個世界上想讓元裏死的人太多太多,但他們都阻擋不了元裏的腳步。

元裏沒有回陳王的這句話,他只是拍了拍手,身後便有人押過來了一個人。

此人被壓下跪在元裏面前,頭發淩亂,神色憔悴,面色枯黃,不是陳璽是誰?

陳王面色猛地一變,死死盯著陳璽。

陳璽似有所覺,倉皇地轉過頭看去,一看到陳王,他當即大喜過望,涕淚橫流地道:“父親,救我!”

陳王忽然怒斥:“閉嘴!”

這一聲用盡了陳王所有力氣,陳璽和元裏聽得清清楚楚。陳璽瑟縮一下,不安地閉上了嘴巴。

陳王雙手顫抖,他深呼吸一口氣冷靜下來,“聞公想用這孽子來做什麽?”

元裏扯唇,“陳王,我早就說過了,只要你投降,貴公子就能活。”

“絕不可能,”陳王斬釘截鐵地道,“即便你殺了他也不足以讓我向你投降。元樂君,我子嗣雖然單薄,但並不是沒有女兒,我的兒女也並不是沒有孩子,你用一個陳璽想讓我放棄一切也實在是癡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