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常太傅的恩師,人稱無涯先生,乃當世第一大儒。無涯先生一生未有任何功名,但其聲名遠揚,便是剛進學的初蒙稚兒都知道。

先帝在位時,曾幾番相請,無奈無涯先生無心仕途,一直未出山。其先後共有三位弟子,一位是他的親傳弟子張先生,多年侍奉左右。一位便是常太傅,另一位則是關門弟子。

如果郭夫子真是無涯先生的學生,應是那位關門弟子。只是無涯先生何等名氣,他的弟子怎麽可能屈於一家書院教琴?

梁夫子又驚又疑,“你…你竟敢冒充無涯先生的學生,簡直…簡直是目無聖人!”

郭夫子還是那般閑適,“是真是假,你去問常太傅便知。”

常家三代帝師,滿門榮耀。常太傅不僅是當今陛下的老師,亦是太子殿下的老師,在朝中人人尊敬。

梁夫子見郭夫子這般態度,難免有些心下發虛。無涯先生的弟子誰敢冒充?何況常太傅就在京中。

他越想越覺得心虛,後背起了一層細汗。

事到如今,騎虎難下。他硬著頭皮又色厲內荏地說了郭夫子幾句,丟下一句這就去告之常太傅的話趕緊走了。

他一走,圍觀的人卻沒散。

葉正年紀小,還不知道常太傅是什麽。但葉廉在玉清書院讀書幾年,怎麽可能沒有聽過常太傅和無涯先生的名諱。

他震驚到極,看著自己的夫子。

郭夫子淡淡一笑,“擇師擇學,你選擇了為師,為師選擇了你們。所謂有教無類,學海無涯,今後你我共勉之。”

葉廉重重點頭,小臉全是堅定。

葉娉已退出人群,她萬萬沒想到當日在玉清書院那一鬧,居然給自己的兩個弟弟鬧出來一位這般驚才絕艷的老師。

郭夫子能在那般情況下選擇收弟弟們為學生,且沒有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想來也不需要他們的恭維和巴結。

他們能做的,就是一切如常,平常視之。

她迫不及待回家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父親,葉庚聽到之後瞬間坐起,激動到險些失語。那日他就覺得郭夫子深藏不露,卻不想原來是無涯先生的弟子。

無涯先生何許人也,那可是他們天下學子心中的第一人。

葉氏雖是個內宅婦人,但王家自詡書香門弟,她身為書香之家長大的姑娘,豈能沒有聽過無涯先生的名號。

王家這些年,從來沒有放棄過和無涯先生結交的念頭。不止一次派人前去拜訪,期望無涯先生能收王家的子弟為學生。

“竟是無涯先生的那位關門弟子!”她激動到無法自抑,喃喃著不知該如何是好。“娉娘,你說咱們之前的拜師禮是不是太輕了?若不然再備一份送過去?”

葉娉搖頭,“郭夫子收大弟和小弟為學生,圖的可不是我們的恭維和孝敬。我們若真前後兩套做法,反倒失了純粹。”

葉庚也想到了這點,贊同女兒的想法。

“難道咱們什麽也不做?”葉氏覺得不太妥。王家每次派人去拜無涯先生,所備之禮都是極重。便是前去送禮之人,也是選了又選,慎之又慎。雖然次次無功而返,禮也未留下,但年年往復從不懈怠。

廉哥兒和正哥兒能拜在無涯先生的弟子門下,也算得上是無涯先生的徒孫,這般幸運之事,當真能尋常處之嗎?

葉家人歡喜激動之時,那位梁夫子已到了常府門前。以他的身份,他當然是不得入內,只通過門房轉達消息。

他在等待常府回話的功夫,郭夫子也到了。

郭夫子還是那般閑散的樣子,給門房遞了一塊什麽牌子後,那門房刹時變了臉,然後恭恭敬敬將人往裏請。

見此情形,梁夫子還有什麽不明白的。他戚惶後悔不已,不敢再等常家的回復,趕緊去找人商議。

不到半天的功夫,永昌城的大街小巷都在傳常太傅的師弟已至京城,且還收了葉家的兩個兒子為學生。

所有人都羨慕葉家好運道,誤打誤撞兩個兒子居然會有這樣的際遇。人們在羨慕之余,難免會提及王家和玉清書院。

玉清書院背靠的是王家,那葉家的長子可是被玉清書院趕出來的,葉家的長女更是痛斥玉清書院的夫子無才無德。聽說郭夫子也是從玉清書院出去的,難道玉清書院真的有什麽不妥之處嗎?

消息傳到王家,王家上下立馬炸窩。

王家是百年世家不錯,但近些年來卻未出過驚才絕艷的子孫。若不然也不會堅持攀交無涯先生,期望家族能出一位頂梁之才。

是以驚訝者有,不信者有,震驚者有,憤恨者最多。

朱氏氣得連摔兩個茶杯,她不就是想給葉家人一個教訓,斷了葉家那兩個小崽子的讀書路,誰知會是這般結果。

那個郭夫子,一直隱瞞來歷在玉清書院當一個琴技夫子,究竟是什麽意思?說什麽是想暗中尋找可栽培的好苗子,居然找了葉家兩個小畜牲,說不是故意的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