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雙慧眼(第2/3頁)

陳舒不由拔出棒棒糖,扭頭小聲的對陳半夏說:“陳教授懂得真多,快錄下來,發給你媽學習一下。”

陳半夏一邊壞笑一邊扭動身子。

壞笑是覺得有趣,扭身是表達對他的不滿,弟弟怎麽能跟姐姐說這種話呢?

“我以前也考慮過這個問題,直到前幾年沅州方體出土,有一套竹書,我們叫它大夏竹書。上面暗示了聖祖並未立後納妃的事,以及夏成宗的來歷,只是苦於沒有明確記載,我們也不敢說那一定就是真相。

“可以看出啊,大夏竹書的提筆者也不敢寫皇帝不是聖祖所生的這件事,但無論朝廷也好,民間也罷,沒有人願意看到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被扭曲,人有理智,也有氣節,於是他留下了“斷雁孤鴻”這個詞,又特意在挨著的另一卷竹書上差不多的位置,記錄了聖祖早年曾收養義子的事,並僥幸躲過了檢查。

“所以各位歷史系的同學,在讀歷史的過程中,一定要細心,逐字逐句的讀,有時候出於理智,史官沒有辦法將真相直接擺出來,但又出於氣節,不可以將它埋沒,於是用很隱晦的方法將它留下來,我們則要像是解謎語一樣去解答它,有時需要耐心的讀,有時甚至需要用一個故事當做鑰匙,來解開另一個故事的真相。

“研讀歷史,要有一雙慧眼。

“真相永遠不會被掩埋,只待你去發現。

“現在直到聖祖自傳的現世,我在這裏終於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爭論結束了,夏朝後來的皇帝,真的不是聖祖的血脈,而各位將是除我以外,第二個知道這個結果的。

“因為這本自傳我目前還在研讀當中,等將它整理出來,關於夏朝與聖祖的多數迷霧就被撥開了。”

禮堂中鴉雀無聲。

陳教授喝了口水,繼續講著。

另一個爭議點是佛道二門到底是聖祖的弟子受聖祖啟發所創建的,還是聖祖借由兩名弟子之手創建的?

這裏面是有一定區別的。

聖祖自傳裏也寫得很清楚,佛門道門的修行靈法、核心秘法與宗教理念,幾乎都是由聖祖定下來的,但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他的兩個弟子的參與,所以佛道二門的始祖究竟是誰,大家自己判斷。

在陳教授的口中,一段段歷史攜帶著五千年的厚重感,落在這間禮堂內。

好似平淡,又似有千斤之重。

眾人一時無人議論,只安靜傾聽。

直到陳教授講完,留了十五分鐘的交流時間,才陸續有人提問。多數問的也都是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陳教授嚴謹而誠懇的回答著,實在沒有定論的,他也都盡量給出回答,至於究竟如何,留給大家自行決斷。

很快有一人站了起來:

“陳教授你好,我是生物學院的學生,我一直對歷史、特別是關於聖祖的歷史很感興趣,近些年來網上一直有人說聖祖是穿越者,請問您對此怎麽看呢?”

下邊有人輕笑出聲。

似是覺得這個問題只屬於網上,哪怕他們自己也糾結,但也不妨礙他們覺得它荒謬,難登大雅之堂。

陳教授卻依然誠懇而溫柔,對這名學生連連點頭,隨即認真思索,給出回答:“這個問題在我看來,不光是我們歷史學的問題,也是空間與位面學的問題。至少聖祖的自傳上並沒有提及他是穿越者的事,在我們歷史學者去探究他是否是穿越者之前,也許需要空間與位面學的學者們先證明‘穿越’的可行性。

“當然了,聖祖的博學多才也確實超越了我們的想象,一個人的智慧與精力都應該有限,我們一時想象不出一個人怎麽能在這麽多領域都極有成就,似乎只有‘穿越者’可以解釋了,大家對此感興趣也很正常。”

說到這裏,陳教授又喝了口水:

“但在我看來,他是不是穿越者其實無關緊要,意義是有的,相比起其它事情便顯得不那麽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是真實存在的,他真真切切的存在過,真實的創建了這個文明,他是我們中央華夏文明的始祖,真實的對這個文明的創建和延續做出了極大貢獻,我們可以從史料上讀到他對這個國家和這群人民的感情,因此,他在這世間存在的幾百年時間遠比他的來處要更真實、更重要。”

下方響起了掌聲。

講座結束,眾人紛紛起身。

“嘿!我們……

“嘿?”

陳半夏拍了拍弟弟肩膀,待得弟弟反應過來,扭頭看向她,她才笑著問道:“怎麽?你還聽出神了?”

“是啊,陳教授講得太好了。”

“我是不太懂歷史的,不過聽著也覺得很牛逼。”陳半夏說,“我跟你講,其實很多女生都喜歡那種對歷史有深入了解的男生,會覺得他們懂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