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3/4頁)

當今陛下雖然一向敬重修仙之人,可是這次他們圍剿璨王府,在那麽多官員的眼皮子下將堂堂皇弟亂刀砍成肉泥,實在是無法無天。

若是不查辦,莫說滿朝文武不應,就是陛下自己在淚眼婆娑的太後母親那邊,都說不過去。

於是朝中一紙令下,以“清神道,滅邪宗”的名義,開始徹底清查四大派。

這四大門派,各自鎮守自己的百年宮閣,儼然自成一界。

雖然門下弟子神通廣大,不懼怕那些凡塵軍隊的圍剿。可是他們門下弟子並非個個都是孤兒啊!

他們中有許多人父母兄妹健在,都在紅塵俗事裏操持營生。

如今“清神道”一起,凡是家裏有四大派修真的子弟,家裏的田產都要充公,無論男女老少一律發配邊疆。一時間,無數個佃戶農家,富戶高門,都是受到了牽連。

有些四大派的弟子聽了風聲,不忍父母親人受牽連,就只能偷偷拜別師門,回到自己的村鎮。

陛下寬仁,一早言明,只要在官府寫下認罪文書,沒有參與圍攻王府者,願意表示與師門割裂,以後絕不再加入那些邪魔歪道,就可以既往不咎,赦免了罪過。

這下子,四大派的弟子竟然出走了大半,有許多還是門派裏的佼佼者。

一時間,各大修真門派元氣大傷,頗有些一蹶不振。

這樣的動蕩持續了月余,且還有蔓延的趨勢。

一時間人人談起修仙色變,那四大派跟魔道竟然沒什麽兩樣。

不過靈山符宗這樣原本門派凋零,不見經傳的小門小派,倒是沒有太大的牽連變動。

雖然當時也有臣子極力上諫,也要將靈山符宗列入清道的名單裏,但是因為官員為證,這符宗弟子當時力保的官員,並沒有參與到行刺璨王的罪孽中。

所以陛下力排眾議,保下了符宗,“清神道”的名單上並沒有符宗的名字。

而魏劫和崔小筱那日闖入王府,可不單是為了救下官員們。

那日在一片混亂中,魏劫帶著崔小筱再次尋到了璨王的密道,而且這次一路暢通無阻,找尋到了密道最深處的那個血缸。

裏面的殘頁已經殘破不堪,空白一片。只是在血液中漂浮不定,恍如廢紙一張。

可是它揮散出來的陰冷氣息不容錯認。

魏劫身為衛家人,一下子就認出了這是陰司之物。至此,衛家老祖母委派給他們的任務也算是有了頭緒。

小筱卻覺得這一切進展得……怎麽這麽順利?

若璨王真就是先皇夏元松,那麽這等老奸巨猾的老不死,怎麽可能這麽容易就死在亂刀之下?

而且四大派嗅聞的煙霧,一定是有迷魂的作用,才會讓他們群情激奮,當著那些入府官員的面,犯下了這等血腥殺戮。

這一切都像是有人故意布局,刻意陷害那些修真正道。

不管怎樣,四大派已經做實了殺戮皇嗣的罪名,被朝廷宣罪圍剿,據說上山的路都被堵得嚴嚴實實,連一粒米都運不到山上去。

諸位修真大能們可真得日日渴飲甘露,饑食花瓣了。

而且如此震懾民心之後,便也徹底斷了四大派的香火,只怕以後再無人敢入四大派的山門了。

崔小筱也沒有想到,這四大派這輩子雖然不必遭遇魏劫的圍剿殺戮,卻以另外一種不光彩的方式走向曲折而緩慢的覆滅。

這一切似乎都是冥冥注定,就算出來了崔小筱這個攪局者也不能改變。

就在王府之亂後,小筱和魏劫再次去探看璨王府時,王府中的物品都搬空了。璨王府的遺物,包括那尊獬豸聖像,都被人打包運往京城。

不過據說運送遺物的車隊半路出了岔子,那聖像連同許多箱子,被半路的劫匪給劫掠去了。

這裏的謎團太多。魏劫與小筱商量了一下,決定在魏劫回轉衛家前,去拜訪一下東宮太子,了解一下其中的隱情。

太子一向走的是安逸中庸的路線,雖然不能太出格,可是該玩樂的時候,一點也不松懈。

所以這次,他們見面地點,便是京城之外賞月的落雁高台。

在高台之上,掛著一層層的羅曼輕紗。太子將守護的侍衛安排在高台之下,隔絕了監聽之耳。

然後在不遠處一陣絲竹聲樂裏,他接待了二位故人。

太子似乎也看出了魏劫乃是酒中謫仙般的人物,所以特意給魏劫帶了一瓶五十年的陳釀,與君共賞。

當聽小筱說出了她對璨王之死的懷疑時,太子微微長嘆了一聲:“崔姑娘,你的疑問,與孤心中的疑團真是一模一樣。若璨王真是孤上次提到的那人,又怎麽可能如此輕易死去?他若真有鬼神之道,大可以換個身份繼續活著,那麽他轉眼便可是南王、北王。夏家子嗣眾多,分封在上百個屬地,如果他繼續換個偏宗皇子,或者其他什麽身份,又該如何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