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證心樓

淩霜大真人綴夜入宮, 在摘星台下便望見了其上沖天的火光,負責看護摘星台的道士摶雲臉上粘著灰痕,一見他便躬身顫聲道:“大真人, 摘星台太高, 往上運水不易,故而這火勢才遏制不住,到了這步田地……”

“太平缸呢?那些太平缸都是擺設嗎!”淩霜大真人擰起眉來,少有地按捺不住心中怒火。

“近來天幹,雨水少, 太平缸裏的水都幹了……”摶雲根本不敢擡頭直視淩霜大真人的臉。

“雨水雖少,但也不至於能教摘星台上的太平缸都幹了吧?”

忽的, 一道聲音臨近, 淩霜大真人轉身,在一片灼人的火光裏瞧見那位被侍衛宦官簇擁而來的大殿下。

“究竟是被日頭曬幹的,還是另做了他用?”

夢石在淩霜大真人身側站定, 盯住那道士摶雲。

與帝王太過相似的眉眼, 以及這一分迫人的氣度令摶雲滿額是汗, 他跪下去, 再不敢替人遮掩:“摘星台上取水不易, 有時, 有時他們躲懶, 澆花灑掃的水, 都從太平缸裏取……”

“不成器的東西, 這便是你們修行的樣子?”淩霜大真人拂塵一掃, 沉著臉:“今夜這火是誰的過失, 為了躲懶偷用太平缸中水的又都是誰, 你都一一給我查清楚了, 我星羅觀,沒有這般怠惰的修行之人!”

“是!”

摶雲不敢擦汗,垂首應聲。

夢石立在長長的石階底下,擡眼便見摘星台上的樓閣已坍塌下來,在那座大殿的檐瓦之上燒成一團,像條咆哮的火龍。

“夢石殿下,此事也是由您查辦麽?”

摶雲起身又跑去摘星台上監督眾人滅火,淩霜大真人對夢石行了禮,問道。

“摘星台連出兩件禍事,大真人預備如何與父皇交代?”

夢石卻問。

“蘊宜公主一事,貧道確是始料未及,今夜摘星台又起火,陛下卻並未召見……”縱是淩霜大真人在聖駕身側多年,也始終猜不透帝王的心思。

摘星台上投下的光影在夢石側臉閃爍,他狀似不經意般:“我至今想不通,要蘊宜入正陽教,長居摘星台清修,已是最能保住她聲名的法子,她是劉皇後所出,貴為公主,她到底是在怕什麽?竟不惜以死反抗。”

淩霜大真人聞聲,沉默許久,方才一嘆:“殿下是想問,明月公主在樓閣上的那四年吧?”

“大真人不是說,與我是一條船上的人?”

夢石看向他。

淩霜大真人雙手藏於袖間,拂塵靠在臂上,他不動聲色地打量面前這位身著道袍的殿下。

當今聖上一心向道,奉正陽教為大燕正統,淩霜也因這份殊榮而安逸多年,但居安當思危,如今的朝局暗流湧動,而朝中的兩方勢力各有其心向的儲君人選,然,劉皇後所出的皇子息瓊與擁護他的那幫清流一般厭道惡玄,而胡貴妃所出的皇子息照自有胡家外戚勢力幫襯,雖有意拉攏淩霜,但淩霜深知其態度曖昧,也並非可信的一方。

故而淩霜這些年來一直未敢參與朝中的風雲變幻,但天子越發年邁,他也有些心急,不知該如何穩固自己的地位。

恰逢這位文孝皇後的血脈忽然歸來,又那麽巧,正好是出自白玉紫昌觀的正陽教道士,與淩霜自然信守同一個道心,若能奉他為儲君,何愁正陽教運勢不昌?

“明月公主入宮時只有一歲,那時劉皇後尚在,但因陛下疼愛公主,擔心劉皇後不會像親生兒女般待她,便為她獨辟一殿,親自挑了宮娥嬤嬤盡心照看,他幾乎每日都要去看望公主,並悉心教導公主,公主喜愛丹青,也是陛下注意到,並請翰林學士傾囊相授。”

周遭的宮人與道士提著桶來來去去,摘星台上燒斷了木梁的聲音不斷傳來,淩霜大真人嗓音徐徐:“陛下對明月公主萬般疼愛,有關教導公主之事,他必親力親為,甚至願陪公主玩樂,但在公主六七歲時,也不知為何,公主時不時地就要問起她的父親榮王,她甚至哭鬧著要回王府找她的父王。”

“殿下應該知道陛下與榮王之間的恩怨,即便陛下當年登位時顧念兄弟血親之情留了榮王一命,但陛下心中對榮王尚有十足的戒心與怨恨,按理來說,榮王的女兒,陛下必不會真心待之,可是殿下,明月公主是攜異象降生的,她是我大燕的祥瑞,何況她的母親是榮王妃肖神碧。”

夢石聽他提及“肖神碧”這個名字,神情便有了些細微的變化。

他如今既已歸來,自然也聽說了許多有關他母親文孝皇後的事,而知曉這些事,便也無法避免地知道幾分那位榮王妃肖神碧與他父皇之間的舊聞。

據說,在他父皇尚未登位,還只是楚王府庶子時,他父皇與肖神碧便是青梅竹馬,只是後來不知為何,少年相知卻並未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