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夜深露重,山間寒氣彌漫,客房內寢卻溫暖幹燥,沉默的暖流從厚重的石墻與地下緩緩流過,安靜溫柔的貫穿整座暮微宮。據說當年北宸老祖身邊有一位擅長機關營造的老仆,當旁人醉心於黃金和寶石雕琢宮梁玉階時,他卻默默造了這些隱藏於石壁之後的管道。

寒冷的冬季引入溫泉,炎熱的夏日改注入冰涼的冷泉,遂使宮殿內四季如春。

蔡晗斜斜的翻了個身,嘴裏咕嚕咕嚕不知在念叨什麽,一條肉乎乎的小胳膊和半個肩膀垂到床榻外,蔡昭估摸他只要再稍微挪一挪那肥嫩的小臀,就會毫不意外的滾到地上了。暗笑了下,她輕柔的把小肥仔緩緩推到床榻裏側去。

坐到床榻旁,蔡昭凝視氣息勻稱的幼弟。

自記事起她就一直以為自己是姑姑的孩子,而被稱呼做‘爹娘’的那兩人是好心的鄰家阿叔阿嬸,常帶好吃好玩的來看望她們,直到出門玩耍聽見市井人家的小孩都在叫爹娘,她恍惚明白‘爹娘’原來才是生她的人。小小的她人生中第一個煩惱就是,如果她是爹娘的娃娃,那姑姑豈不是就沒有娃娃了。

蔡晗出世後她暗暗高興了許久,覺得以後姑姑和爹娘再也不必彼此歉疚了。

將手掌貼在白胖男孩的胸口,掌下是充滿活力跳躍的砰動,蔡昭忽然想起了今日見到的那個駟騏門的‘未來門主’。便是她這樣對醫道毫無涉獵之人,也看的出那孩童先天不足經絡受損,全靠珍貴的藥物與人力強行維持。

兩百年來,北宸六派早已物換星移。

青闕宗與太初觀因是師徒相承,早不是最初血脈了。

廣天門與佩瓊山莊靠的是開枝散葉兒孫眾多,若嫡脈無出或是子嗣平庸,旁支即可接上。

駟騏門卻因循守舊,手足爭位熾烈異常,每每一支上位,兄弟支不是莫名‘早逝’,就是更名改姓退隱江湖。其余五派見此兄弟鬩墻不是沒有在旁規勸或從中緩和,然而清官難斷家務事,最終總是不了了之。逐漸的,楊氏血脈愈發孱弱,至今已然連續五代一脈單傳。

按照蔡昭祖先的說法,這是老天爺不忍心再看到楊家手足相殘了,索性叫他們代代獨生,大家都不用爭了,老天爺其實挺貼心的。

只有落英谷走上另一條路。

從第一代先祖起,落英谷就秉承順其自然之道,以為生育太多既不利於清凈修為,也不利於身體保養,是以落英谷一直子嗣稀疏。有兒子便叫兒子承續,沒兒子就叫女兒招婿;女兒能幹就叫女兒做谷主,女婿更能幹就女婿做谷主也無妨;要是兒子別有志向或無甚才幹,依舊可以叫女兒女婿當家。

你說姓哪個姓氏拜哪家祖宗?沒所謂的,願意哪家就哪家好了,反正兩百年前也不曾有過什麽落英谷,先祖很開明的。

如此這般,落英谷兩百年來已然更換姓氏三回了。

其中最難聽的就是開谷先祖姓牛,這個哪怕是崇尚道法自然的先祖也不能忍,最好聽的是牛家第三代獨生女的夫婿,姓顧——同樣是叫玲兒與宇軒,前者是牛玲兒與牛宇軒,後者是顧玲兒與顧宇軒,其中差別諸位感受一下。

兩百年間落英谷也不是沒有異類。例如某代谷主夫婦,就熱火朝天的一氣生養了五子四女,人皆道落英谷旺盛在即,事實證明他們想多了。

這九個兒女不算出家和出嫁的,剩下的不是浪蕩江湖一生不婚就是雲遊海外一去不回,最後還是只剩下一個繼承谷主之位。

可能,這就是命吧。

大約七八十年前,這代谷主夫婦年近四十未有生育,夜觀星象後得出結論——老天爺希望落英谷騰籠換鳥了。於是十分順水推舟的按著卦象找養子去了,沒多久就撞上個資質甚高品性敦厚的孤兒,夫妻倆深覺大幸,果然是天意啊天意。

誰知十年後,他們忽然老蚌生珠,得了個玉雪可愛的女兒。

因前有慣例,他們不是沒想過養子做女婿親上加親,不過鑒於一兒一女年齡相差過大,於是決定還是順其自然的送女兒去兄弟門派,到時自然而然的找個人品好的師兄弟嫁了便是。誰知女兒十六歲那年,老兩口正在山坡上曬太陽養老時,忽聞谷外巨變。

他們那穩重能幹的養子莫名其妙的跑出去,將女兒師門中所有適齡少年揍了一個遍,再將湖上正冒頭的幾位少俠也挑了一個遍,美其名曰‘以武會友’——嚇的老兩口險些從藤椅上摔下來。彼時的青闕宗宗主還特意跑來旁敲側擊‘汝家麟兒未來不可限量,是否有意競逐六派之首’,老兩口差點把脖子搖斷。

待問清楚了養子與女兒之間別別扭扭不肯明說的愛慕心意後,老兩口快刀斬亂麻的給他們行了婚禮,同時懇請養子不要再出去‘以武會友’了,一百多年來落英谷一直中庸平和,武林同道都習慣了,就不要改了吧。養子表示:媳婦到手了,其實我也不愛出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