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假千金和兄長在一起了(第4/5頁)

“顧先生不用在意這些小禮,孤手下有眾多名醫,堪稱妙手回春,若是顧先生願意,隨時可以讓他們來醫治。”

顧然笑眯眯道,“多謝殿下好意了。”

在顧然所知道的劇情中,對這位東宮太子只是一筆帶過,因為嫡長子兼太子的身份被有奪嫡雄心的弟弟們陷害,還有受到年邁皇帝的忌憚和猜疑,漸失聖心,最終死於非命。

顧然倒沒什麽非要挽救對方命運的想法,若是對方能配合她,她也會盡力給予一些。

接著兩人從朝廷近些年的政策,談到邊防戰事,再到江南士族抱團問題土地改革等等,凡是太子所問,皆無所不答,且句句一針見血,令人豁然開朗。

太子越聽下去心中越是驚嘆,對方之才學見識甚至遠在那些太傅學士之上,他恨不得現在就立刻把人帶回東宮好好供起來了。

弘陽王世子蕭文晉在他們相談甚歡時,便已悄然退下了,太子的安危倒不用擔心,這室內還藏有不少暗衛呢。

他倒是個聰明人,作為宗室太過摻和朝政不好,而親近支持太子則是他們弘陽王府的立場。

直到了宮門快下鑰的時間,便是太子也不得無故夜宿宮外,蕭文晉頂著太子意猶未盡求知若渴神情帶來的壓力,提醒太子該回宮了。

太子現在已經不只是想招攬顧然了,而是將對方當成師長了。

顧然輕笑一嘆道,“我與威寧侯陸雲馳有仇,所以不能告知身份,還望太子恕罪。”

太子毫不猶豫道,“先生乃有才之人,孤如何不敢用。”

既然陸雲馳和威寧侯府不能為他所用,甚至還投靠了他底下的一位兄弟,那扳倒陸雲馳對於太子來說有利無弊,還能拉攏到顧先生這樣一位大才。

*

最後顧然應下了太子的招攬,卻沒有隨他入東宮,而是留在了弘陽王府。

一是她身份不明,入宮之人需要核查來歷底細,二來她也不願意受宮中禮儀規矩拘束,在弘陽王府恐怕更自在隨意些,以太子對她的重視,蕭文晉也不敢怠慢了。

事實也是如此,顧然在王府住下後,太子便遣人送來不少東西,還有幾名太醫,珍貴的藥材在東宮也是應有盡有,

顧然對外聲稱的身份是弘陽王世子新結交的友人,太子為了見她並討教一些朝廷上的問題,也時常來王府。旁人也一向知道太子與弘陽王世子自小一同長大,關系要好。

有了太子蕭元毓這座靠山之後,顧然想做什麽也就容易了。

顧然笑眯眯道,“說起來,第一件事與太子殿下也有些關系。”

太子有些疑惑,“何事?顧先生只管說。”顧然幫了他不少,那些藥材補品和太醫不值一提,太子也希望能回報她,以便能更加收攏顧先生的心。

顧然放下茶盞,“還請殿下的寧側妃能出一份力。”

指的便是太子新納的側妃,與顧然,或者說是原身也有些親戚關系。這位寧側妃正是寧氏的娘家侄女。

能成為威寧侯夫人,寧氏的娘家也不會是普通,乃是將門安平伯府。雖是寧氏的娘家,卻渾然不知她被親生兒子所軟禁,而等到後來寧氏被放出來,被親女慘死,親子與養女成婚之事所逼瘋,余生幽禁。安平伯府便是知道了也無可奈何,那時陸雲馳深受新帝器重,位高權重,他們家又因為曾經站隊太子而失勢,早已落敗,如何敢說什麽。

可現在總該站出來,護一護寧氏吧。

顧然雖未見過寧氏,但寧氏在原身心目中卻占有著很重的份量,甚至可以說,寧氏是原身十六年人生中,唯一給過她溫暖和親情的人。

在林家的多年來,林家父母雖不知道她不是親生的,但因為重男輕女的念頭,一心供兒子林晏讀書考科舉,對其他幾個丫頭都是極盡壓榨,原身那時唯一的心願便是努力不被賣掉,至於什麽疼愛想都不敢想。

也是回到了侯府後,無論別人怎麽不喜歡她,寧氏始終將她視作自己的親生女兒,身上掉下的肉。

所以要完成原主的心願,保住寧氏是必須的。

顧然有考慮過等一切結束後,再帶寧氏離開這京城是非之地,但仔細考慮,怕寧氏在軟禁中受苦,甚至被逼瘋,所以還是早些救她出來的好。

*

威寧侯府,這日竟迎來了位客人——安平伯夫人,也就是寧氏的娘家嫂嫂徐氏。

整個侯府上下,現在能出面待客的就兩個女眷,老夫人和陸菀。對方品級不低,又是正經親戚不能不見,還得好好招待著。

徐氏看也沒看陸菀一眼,一來便問道,“聽說侯夫人病了,家裏的人都惦念著,所以讓我過來瞧一瞧。”

陸菀心裏當即就咯噔了一下,難道是安平伯府的人知道寧氏被關起來了?特地來發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