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2/2頁)

於小麗笑了,把手裏沉甸甸的糕點隨手放在路邊上的台階上,拖掉手套哈了幾口氣。

這個人倒也是個實在人,說的也都是實在話。

“沒事兒,談交情也要看你來我往,光實惠一方的生意做不長久。”這也是於小麗這麽多年來的心得。

“瞧你這孩子說話實誠,我就實話跟你說哈,我們廠子是做汽水的老廠子,跟阿梅他們廠子一樣,十幾年前那也是紅火的很,這幾年你們南方好幾個廠子起來了以後,我們廠子的效益也漸漸沒那麽好了,這些廠裏的職工們自己沒感覺到......”

李慧嬌跟秦香梅一樣,也是同樣操心的性格。

按說以她這個年紀,挨過幾年就退休,等退休了還管廠子好啊差呢,現在很多國企職工就是這樣想的,給國家打工,總會給我發工資吧。

但也有很多“秦香梅”之流並不這樣認為。

他們想要在泥潭中尋找突破,想要在逆流中求生存,並不是那麽容易。

其實八十年代中期,國營企業的整體發展趨勢還是向好的。

不過要看跟什麽時候比了,慢慢的企業業績會下滑,而那些指望著進國企就是抱著鐵飯碗啃一輩子的人也想錯了,現在退休金沒有並入社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工資都是國家按照標準發一部分,企業再根據盈利發另一部分,不管是企業編,還是行政編制,收入都跟本單位,本地區的財政情況掛鉤了。

九十年代尤其殘酷,淘汰掉的是一批批的國企,在下崗前任何人都想不到,端著國家給的飯碗也有吃不上飯的一天?

而於小麗最喜歡打交道的,就是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

韓學禮來了以後,帶娃的任務明顯輕松許多。

當天晚餐吃的烤鴨,兩孩子吃的連連點頭,對北京之行非常滿意,孩子們要拉著韓學禮去看燈籠,等三個人一走,於小麗拎著包,走進隔壁的茶館。

晚上跟李慧嬌約的,是一家老式的茶館。

李慧嬌早早就到了,除了她還有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

跟秦香梅聊過以後,李慧嬌再也不敢在於小麗面前擺架子了。

不光是李慧嬌震驚,就連她廠子裏的人都不信,一個老牌國營廠,能在這個時候逆風轉盤,銷售額一年年翻倍,光今年制冰廠的員工的福利,都不是他們同等級別的老牌國營廠可以相比的了。

秦香梅不跟別人比,她就跟她自己比,現在比前幾年的日子要過得好太多。

這一切,都讓李慧嬌對於小麗這個年輕人刮目相看。

見於小麗到來,李慧嬌熱情招呼她:“坐坐坐,真的很可惜那天沒找到你,不然咱們多聊聊,也多交涉交涉意見。”

換做早幾年,李慧嬌絕對不會焦慮這些事情。

因為做什麽,單位好不好,跟她沒有任何關系,全國都是統一的工資水平,但現在不一樣了,單位自主發一部分工資,幹的好賴區別很大。

上輩子很多國企九十年代倒閉了的,這是趨勢,只是以於小麗的信息來源,她也無法確定倒閉的那些國企裏面是否有李慧嬌他們廠子。

大量的國企職工以為可以吃一輩子的鐵飯碗,突然就沒飯吃了。

“可惜,我明天就要走了。”

“上午的火車還是下午的?”

“上午。”於小麗頓了頓,喝了一口茶,李慧嬌點的是六安瓜片,她其實更喜歡大紅袍或者鳳凰單樅一些:“不得不走了,再走晚一點都要趕不上年夜飯了。”

李慧嬌突然笑了起來,胖胖的臉上笑起來淺淺的褶子,她伸手進包裏,從裏面拎出來幾瓶橙色的汽水出來。

“這是我們廠子的汽水,你嘗嘗,看看跟你們的有什麽區別。”

於小麗愣了,李慧嬌這是讓她嘗嘗他們廠的產品?

她不知道的是,秦香梅跟她說:“我並沒有跟她講你們單位到底是做什麽的,只是叫她給你帶一盒茶葉,不過這人能力強是真強,說不定你還有需要她幫忙的時候呢!”

作者有話說:

今天心情不太好,更新少一點,頭也很痛,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