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2/3頁)

出生的時候其實眉眼像爸爸的,這幾天皮膚漸漸褪去了紅,越來越白皙起來,連眉眼都開始像鄭冬梅。

冼富強皺眉看著兒子,手指細細長長的,鼻子很秀氣翹翹的,跟他那種大開大合的五官不太一樣,他也意識到孩子開始長得像母親了:“這孩子,怎麽越來越像你?”

“兒子像娘,不是挺正常的嗎?”鄭冬梅說著話上了車,以前她總習慣坐副駕駛,現在有了孩子不自覺就往後排坐,小孩子稚嫩的很,她把孩子抱在懷裏,都害怕兒子睡得不舒服,因為他睜開眼睛看了母親好幾眼呢。

汽車緩緩發動,往冼家村的方向而去。

家裏,於小麗剛跟王明明看完房子回來。

三人一起去看的房,王明明差點沒收住手就要買了,於小麗多了個心思,留意起周圍的規劃,發現這個樓盤的位置其實不太好。

“周圍幾個工業區,如果有工業廢氣,以後住在這裏吸毒氣的,另外你看看門口這路,以後準保會堵車,在看看周圍的小學,周圍就沒什麽學校,離醫院也很遠,說句不好聽的,這種小區路面不擴一下,以後萬一家裏有個病人,救護車都開不進來。”

這話說得很糙,最後那句話讓王明明瘆得慌,尤其是唐小娟,一聽到這連連搖頭。

王明明跟一旁看著熱鬧的黃愛枝說:“哪有人看小區看醫院看這些的,再說了怎麽會堵車,上下班是擠一點,可是那麽寬的馬路也夠了啊。”

雙向單車道呢!

這方面於小麗自然是有經驗的了,前世羊城也有些僵屍樓盤不漲,最後網友總結的不漲的原因句句都在理,有些小區門口就是羊腸小道,光過車都很困難了,偶爾還要來個違停,周圍的交通簡直是修羅場,所以後來即便是羊城房價飆升,這邊位置也很好,但依舊成為老婆小的代表,房價死活都奔不上去。

於小麗跟她又指了幾個地方:“你看這裏這裏,以後都是要蓋新樓盤的,這附近都是新開發的地區,雖說離市區遠一點,但是以後的規劃也好,這邊的路也寬敞,我看政府已經在拍地了,應該沒幾年就能把房子蓋起來。”

幾個人,對著地圖說的熱火朝天。

大家都在羊城或多或少也生活了十幾年幾十年,就算是外地來的黃愛枝,從大學開始到結婚成家,都在羊城生活,對城區的每一條街道都了然於心了,對著地圖一指就知道哪一塊是做什麽的,她也很認同於小麗的話。

“你看看現在的自行車大軍,十年前可沒有這麽多自行車,用發展的眼光看城市的發展,十年以後絕對跟現在又不一樣,多看幾個樓盤再定嘛,我覺得小麗說的對,買房子不急一時的。”

“不急怎麽不急,這物價一天天的漲,去年掙的錢放在今年花,就沒有去年值錢,我操心這房子不買,過幾年還要漲。”

今天看的是個三房,房子不大其實也就八十幾平米,走樓梯,價格也算不上多好。

可這會兒商品房太少了,一推出來馬上就來了很多人認購。

除了地段,其他地方都沒什麽可挑剔的。

這年頭的普通老百姓幸福指數都很高,安全感也強,攢個一兩年的工資買彩電的人都大把,但是全款消費跟貸款消費又是一碼事,盡管這會兒的人很舍得,但是也很少有人去借錢買這些東西。

像黃愛枝,手裏有點閑錢,也添置了冰箱,可別看她家裏電器都是齊整著的,手裏頭的閑錢其實不多,買完學校的福利房就沒錢整別的了。

聽了王明明的話,於小麗回憶了一下,□□十年代也不是一味的物價上漲的,其實很長一段時間,物價都還算平穩,但從今年開始,雙軌制實施,私營企業也有了活性,積累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全國物價來了一次大上漲。

“再等兩年看看,後面還有不少樓盤呢,你也別著急,買不對房以後都不好賣,想換房都難,咱們明天到處去找找,說不定還有別的樓盤,咱們也多看看,如果你買那裏,我就不打算跟你做鄰居了。”

這話殺傷力很大,王明明還打算紮堆跟這兩人住在一起呢。

王明明有錢,這幾年涼菜跟鹵菜攤子鋪出去了,鹵菜又是好批量產的,這幾年招了兩個幫手給她做,一個月提成加底薪一千塊沒問題,一年收入絕對上萬了,弄的唐大虎都蠢蠢欲動,想辭職了跟著妻子幹呢,今天一去看,立馬表示想買兩套,以後兩個孩子一人一套,於小麗估算著,她手裏至少有兩三萬的存款。

連王明明都有好幾萬握在手上,於小麗的錢自然也不少,火車站門店、鼎記餅店、涼菜生意、火腿腸......每一樣都有入股,這幾年韓學禮的收入比她要差些,可粗略算了一下手裏竟然有百萬元之多,王明明手裏頭拿著錢看著物價漲慌慌的,於小麗更慌,她甚至都考慮要不要也學鄭冬梅買個車享受一把,但這個念頭一起來,很快就被其他的事情給沖淡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