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第2/3頁)

“我這手裏頭實在是沒有閑錢,車隊那邊還壓著很多錢呢,這房子要是二十萬,我可能想想就拿下來了,可是三十萬要一口氣拿下來,就算我想買,還得要阿強同意。”

而且現在也沒有貸款和借錢的途徑,不然現在房子怎麽這麽難賣呢?

“說的也是,村裏的廠子改制以後,村長投了不少錢進去,你一下子要拿出來幾十萬買房子,他可能會覺得有壓力,更何況你兩加起來房子多,關鍵是他也不想從村裏搬走啊。”

“你說的是,我兩加起來房子住都住不完,這不是我婆婆年紀大了嘛,村裏人都蓋了新房,阿強也想我婆婆過幾年好日子,這幾年想把房子重新修了,也像你們那樣,汙水管道搞起來,房子裏頭搞馬桶,廠裏也要加投生產線,錢要花在刀刃上......”

關鍵是鄭冬梅去年沒往外跑,她大手大腳花錢又習慣了,生個孩子前前後後的花了一萬多,在當年可都是產婦最高的配置,現在手裏頭確實也不寬裕。

於小麗想了想:“是要好好考慮一下。”

她也要好好考慮一下,最近在食堂開的這店生意不錯,王明明甚至在跟她商量是不是要在羊城其他大學投標,多開幾家,不光是大學,有些工廠也會給食堂招投標,這樣算下來買房子的錢確實會有些緊張,再者說,三十萬只是前期的投入,後面還要花錢維修裝修,每一處要錢的地方都不少......

等回去了跟韓學禮講,韓學禮倒是比她興趣還大。

“東山口的房子都是有歷史底蘊的東西,這些東西都是花錢都買不到的。”上次去過一次醫學院,他回來以後就念念不忘,民國時期的建築物實在是太吸引人了,作為一個文化人,韓學禮很喜歡藏在建築物裏面的魂。

“鄭冬梅他們怎麽說?”

於小麗把鄭冬梅的意思說了,可能不買,但這房子她考慮了很久,還是想拿下。

就是三十萬的價格想往下談一點,最好能往下談一點。

韓學禮聽了這個價位,倒也沒說什麽,最後憋出來一句話,倒是跟於小麗的想法不謀而合:“這房子如果是跟商品房一個單價,倒也不是很貴的......”

在他看來,獨棟的稀缺性可比樓梯房高多了。

讓鄭冬梅真正動搖的是一個叫孫宇的專家,在《羊城日報》上發表的一篇著作。

《低收入者,買不如租》

專家從經濟學角度算了一筆賬,分析了當下的租售比,又算了一下把買房的錢存進銀行的利息,從八五年開始,銀行八年存款的利息有八個點只多,一套房子四萬塊,如果把這四萬塊存進銀行,一年光利息都有三千二,用這筆錢支付租房的租金,已經生活成本,都是綽綽有余的。

而買了房,背負了巨大的負債以後,面臨著物業管理費用,水電費等等,又會形成一筆不輕的負擔。

而就當時的普通人來說,要多久才能存到三萬塊,四萬塊錢?

專家一發言,立刻就引發了不少人的共鳴,鄭冬梅一咬牙,索性決定不買了。

於小麗算了一筆賬,等著那邊聯系自己,誰知道那頭月底給她打了個電話,說其中一套已經被人定了,也就是於小麗看的那套,對方很爽利的付了三十萬,於小麗直接傻眼,也等不得對方讓步,直接談成了二十九萬八,是個吉利數,業主是個做工程的老板,胸脯一拍也很豪氣,直接承諾了給於小麗把室內的基礎工程包了,不但包了,還保準交付的時候做的漂漂亮亮。

兩邊核對了一些細節,趕著年底前辦完了手續。

臨近過年,施工方有很多工人要回老家過年,於小麗去施工現場看,那邊已經把舊墻皮剝落了,下水管道也在重新清理,這個時代的工人幹活都是紮紮實實的,每個細節都務求做好自然慢些,光基礎施工,工頭說都要半年。

“您這個房子可不好整。”工頭是賣家那邊的,不過對業主的態度也還不錯,臨近過年前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可以施工,他們緊趕慢趕的也只能做到這裏了:“等年後,把汙水管子和凈水管子,電線那些走完,那都要一個月時間了,接下來要找平,刷墻,貼地磚,聽說您這房子廁所和廚房連墻壁上都要貼瓷磚呢。”

這些工程都包含在賣家的成本裏面,賣家見於小麗也爽快,給了個很合適的價格,工頭滿意幹活幹的也起勁:“不過聽說跟您一起買那頭房子的,是個華僑,那家人可就太有錢了,家裏請了個大施工隊來施工,照那工程進度,明年三月份都能完工。”

於小麗看了一眼,那戶人家家門口緊閉著,有時候見門口停著一輛奧迪汽車,她覺著那輛車有點眼熟。

聽說那套房子那麽快賣出去,鄭冬梅驚訝極了,心裏隱隱有些後悔,其實事後算起來,別墅的單價如果跟商品房差不多,其實也沒有多貴的,這房子就是太大了,乍一聽起來好像很貴,而且又是市中心清幽的地帶,未來肯定很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