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水中爬出來的洛神3(第3/4頁)

阮陶點了點頭,一時間心裏很不是滋味,看著賀老太太慈愛的模樣讓他想起了他的奶奶。

得到了肯定的答復後,賀老太太差點兒暈過去,好歹扶住了,而後她又鬧著要去見尚且躺在那屋子裏的賀夫人。

賀家人自然是百般勸阻,說那玩意而已經不是他們家姑娘了,那就是一只厲鬼!

一只從水中爬出來害了人性命的厲鬼!

一時間,廳內亂做一團。

趙蘇卻依舊端坐在原處捧著茶盞一言不發,仿佛是神仙在看凡人唱戲,唱罷了這出又輪到下一出了。

武太守長嘆了一口氣:“‘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就連身邊一向逍遙的李太白都忍不住嘆氣:“賀老太太也實在不容易。我瞧著他們一家的卷宗,她在這大宅院裏熬了一輩子,就這麽一個姑娘。在閨中時就是捧在手心裏疼著的,誰知這才嫁出去幾年啊,就天人永隔,竟是連屍身都沒見著!”

“不怪老太太傷心,這世間母親都是疼自己的孩子的。”孔明也微微嘆了口氣。

趙蘇神情淡淡的:“也不盡然。”

這時,李太白、孔明與武太守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同一件事,三人微微一愣,皆不默不作聲。

李太白心裏默默再次嘆了口氣,也不知道是這陛下一家看女人的眼光不好,還是說天家自然母子緣薄,陛下和公子兩人對母親的印象……

武太守默默地朝一旁挪了一步,這話頭可不是他挑的,是諸葛大人說的,與他無關。

長公子的母親的事兒整個大秦有誰人不知?

當年楚國舊貴叛亂,楚姬和以昌平君為首的一眾外戚以打著長公子的旗號發起宮變,最後慘敗,一幹楚國舊貴被用以各種極刑、斬殺殆盡。

楚姬在見到大勢已去之時便自盡於椒房殿,傳聞楚姬在自盡時試圖拉著長公子一起,在酥酪裏下了鶴頂紅,索性毒不致命,長公子福大命大逃過一劫。

聽說當時陛下趕到椒房殿時,不滿五歲的長公子因中毒神志不清,抱著吊死在梁上的母親的腿直哭。

這一場變故讓長公子大病一場,宮裏傳聞太醫幾次說救不回來,宮裏都將喪儀之物備下當做是沖一沖了,索性長公子吉人自有天相好歹是挺過來了。

之後長公子便短短續續的病了兩三年,年齡大一些後才漸漸好了。

因楚國舊貴突然叛變,楚姬王後之位被廢,宮裏宮外、史書工筆不見一字。

後來陛下一統六國稱了皇帝之後也不曾給楚姬復位,亦不曾再次封後,因而導致長公子的身份由嫡公子降為了庶出的公子。

庶出的公子沒有生母在身邊護著、沒有養母教養,背後還背著生母宮變叛秦這樣的大事,在宮裏篤定了是長不大的。

索性長公子雖說沒有生母,陛下也不曾為他找個養母教養,好在長公子被陛下接到身邊細細教養著長大,如今長成了這般風華絕代的模樣,成為了大秦最讓人敬仰的一位公子。

雖說公子以仁慈溫潤聞名天下的,然像“母子之情”這種花一般情況下也沒有人會在公子面前提起。

畢竟眾所皆知的事情,哪怕對方不是長公子不過是個尋常人,周圍人在得知內情之後大約也不會在對方面前提起此事。

畢竟是人家心上的一塊疤,非要給人家再掀開看看算是怎麽回事?

武太守心上那根弦一邊繃得緊緊的,同時心裏也升起一股悵然。

小到尋常百姓,大至天潢貴胄,這父母子女之間總是理不清、說不清的。

窗外月色正好,月光漾漾照得整個院子如浸在水中空明澄靜。

趙蘇默默放下手中的茶盞看似雲淡風輕,然他放茶盞的力道比平時微微重了一些,他垂下眼眸長睫微顫、不便喜怒。

這邊賀家人亂哄哄的將阮陶和杜子圍在中間鬧做一團,阮陶想問賀老太太的要緊事因這亂糟糟的情狀也問不出口。

就在這時,趙蘇起身道:“讓老太太去見一面吧。”

眾人都沒料到他會突然出聲,皆愣在了原地。

趙蘇上前攙著老太太說道:“老太太一把年紀了,心裏如今最放不下的自然是家中的小輩,賀夫人是老太太的閨女、是你們的姐姐、姑姑,一家子至親骨肉,沒有什麽鬼不鬼、吉利不吉利的。”

“母子連心,咱們做晚輩的自然也該體諒。”

聞言,賀老太太拍著趙蘇的手,眼裏滿是謝意。

“這……”賀老三猶豫的看向的武太守。

雖說他不清楚這人是什麽來頭,但是昨日見到武太守對這人的恭敬的態度便知道這人來頭不小。

之後古慣又說這人多半是從京中來的,他就更不敢在造次了。

近日他們上郡搬來了好些個天潢貴胄,不是他們這些小老百姓得罪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