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元太妃的唯一請求(第2/2頁)

朱元璋現在就數著日子,等陳標弱冠之年,把權力先移交到太子手中。

鄧愈和趙德勝都是朱元璋的老部下了,立刻感受到了朱元璋的期待和信任,趕緊保證自己一定好好聽標兒的話,這次絕對不會拖後腿。

雖然他們絕對不知道朱元璋在期待什麽,這態度算是過關了。

朱元璋又召來北平其他官吏,詢問北平有沒有人搗亂。

當得知有幾個大家族試圖用百姓和名聲來挾持陳標獲得額外利益,被陳標輕描淡寫糊弄過去後,朱元璋嘆氣:“標兒這身份還是不合適啊,如果他是太子,可以直接把這些人全砍了。”

王袆冷漠道:“標兒還小,他稍稍應付一下,接下來的我來做。”

朱元璋點頭:“那就交給你了。悠著點,你也需要名聲。”

王袆臉上冷漠冰雪消融,恢復了之前爽朗到有點吊兒郎當的笑容:“主公放心,名聲我不缺。”

葉琛也拱手:“主公請放心。”

朱元璋道:“我自然放心,我只是想自己動手。”

王袆和葉琛立刻板著臉:“不許!”

朱元璋露出遺憾的神情,嘀咕道:“我就知道。”

欺負標兒的人,他不能親自動手,真的好痛苦。希望這兩人能吃點苦頭,這樣自己就能順理成章的出手。

朱元璋在一般情況下已經能做到身為帝王所必須的喜怒不形於色,除非涉及馬秀英和陳標。

所以王袆和葉琛立刻看出了朱元璋心裏在想上了,都忍不住捏緊了拳頭。

這次他們必須得好好努力,可不能讓主公出手。

主公要當皇帝,動手的事就該讓臣子來。主公的手從現在開始,就要盡可能的幹凈。

朱元璋坐鎮北平剿“匪”和分田;馬秀英接管了宮廷女子的事。

當馬秀英得知被陳標單獨關起來的妃嬪曾在被關期間做出傷害宮女太監的事,便知會了朱元璋一聲,將這幾個女子流放去邊塞屯田了。

至於她們嬌貴的身體能不能支撐她們走到屯田的地方,就像是她們被俘虜之後還要拿奴仆出氣,不在乎奴仆的死活一樣,馬秀英也一點都不在意她們的死活。

流放了幾位宮妃後,剩下的人立刻老實。

馬秀英自知需要宮廷禮儀知識,又得知一直勉強管著這些宮妃的老太妃是個漢族罪官之女,征得老太妃同意後,讓老太妃在自己身邊當了個管事姑姑。

老太妃一家卷入朝堂爭鬥,在丞相脫脫被昏君奸臣迫害時力挺丞相脫脫,遭滿門抄斬,僅老太妃因是先帝有份位的妃嬪,才得以幸免。

老太妃其實年紀並不老,今年才四十多歲。但她一頭灰白頭發和臉上深深皺紋,仿佛六七十的老嫗。

老太妃願意輔佐馬秀英,把元朝秘辛悉數奉上,僅求一件事,就是將老皇帝害死脫脫的事寫到報紙上。

老太妃磕頭,憤恨道:“沒有昏君,哪來奸臣?!他殺了哈麻,就可以洗凈他的昏庸嗎?!他既然不在乎名聲,那就讓所有人知道他這個皇帝有多麽昏庸!”

馬秀英深深嘆了一口氣,將老太妃扶起來,將老太妃抱到懷裏,輕輕拍打老太妃顫抖的背,道:“好,我準了。”

老太妃在馬秀英懷裏泣不成聲。

在馬秀英的幫助下,老太妃將自己被幽禁期間已經整理好的書稿交給了馬秀英。她在知道有報紙這個東西時,就動了為家人、為丞相脫脫報仇的心思。

馬秀英將書稿先給了朱元璋看。

丞相脫脫曾是紅巾軍大敵,曾差點將紅巾軍覆滅。但這個敵人,朱元璋和馬秀英都不是很了解。

他們倆出身不高,元朝大都內的政治鬥爭,他們當然不知道。

在看了老太妃整理的脫脫相關事跡,又結合自己聽聞的脫脫的一些事跡,朱元璋深深嘆了口氣:“即便他與紅巾軍為敵,其功也可入太廟。”

馬秀英也感嘆:“若他能遇上一個明君,或許你就當不了皇帝了。”

朱元璋失笑:“我恐怕就繼承寺廟當主持,也娶不了你,生不出標兒這麽好的孩子了。”

夫妻倆半開玩笑,但又有一半真心。

脫脫入朝為官的時候,天下大亂已經初見端倪。

他力主重啟科舉,注重漢學,治理黃河,改革鈔制,鎮壓紅巾軍,有成功的有失敗的,但勉強將元朝從亂世邊緣拉了回來,出現了“至正中興”的苗頭。

無論是道德,還是治軍、治國,脫脫都不輸給歷代青史留名的賢相。

但脫脫在努力把大元往好處拉扯時,皇帝和大臣們都感覺亡國危機解除了,這個賢相可以死了。

於是脫脫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