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滿江漁火為你點亮(第3/4頁)

祭奠應該穿素服吧?這一身鮮艷紅袍……

不過將士們半點不在意,還感動極了。在他們眼中,當大官的穿著公服來祭奠他們,比穿素色常服要有面子得多。

到了祭奠那日,陳標終於見到了自己三個哥哥。

兄弟四人沒空敘舊,各自穿著官服肅立假朱元璋旁。

陳標當了太子,可不能給假朱元璋行禮了。再行禮,朱元璋的替身會直接一根繩子把自己吊死。所以朱元璋提前告知陳標不可行禮。

假朱元璋對陳標匆匆勉勵幾句後,陳標就被安排到另一處撒黃紙,念悼詞。

朱元璋趕緊和假朱元璋換衣服,主持祭奠。

此時正好倒春寒,又因河水化凍了一段時日,水汽蒸騰,那鵝毛大雪下得比冬季還大。

朱元璋正好找借口,說陳標年幼不耐凍,派人將撒紙錢的陳標送回北平。

陳標在馬車上只撓頭:“總覺得怪怪的。”

但他冥思苦想,又想不出哪裏奇怪。他就只能將其歸結於朱元璋不注重那些繁文縟節,心意到了就好。

總不能是皇帝和自家爹合夥瞞著自己什麽吧?

陳標被自己的腦補給逗樂了。

怎麽可能。就算自家爹有事瞞著我,老爹何德何能能讓洪武皇帝跟著一起胡來?洪武皇帝又不是我爹那個逗比。

陳標笑完之後,撩開馬車厚重的窗簾,看向馬車外厚重的雪花。

快到北平城的時候,天色昏暗,陳標望著蒙著一層黃昏陰影的雪花有些走神。

他想,天暖了好些時日,偏偏這段時日倒春寒,偏偏今日下起了鵝毛大雪。難道老天爺真的有靈,將雪花撒做紙錢,祭奠陣亡將士?

然後陳標搖搖頭。

這亂世陣亡的將士那麽多,老天爺什麽時候大發慈悲過?與其拿著正常的天氣感動,不如多想想正經事。

比如這場倒春寒會不會影響春耕。如果倒春寒持續下去,恐怕種子會爛在地裏了。

陳標正想著,突然發現前面燃起點點火光。

他立刻詢問:“怎麽回事?”

衛兵詢問之後,回稟道:“北平的百姓知道今日要祭奠因阻擋元兵攻打北平而陣亡的將士,自發在門口掛起了燈籠。河裏的漁家也掛了燈籠,說咱們大明的兵基本家都在南方,順著這漁火,能找到去大運河的路。”

陳標微愣。

他又問道:“這裏原本是元大都,我們來這次還不到一年。”

過了這個月,才剛一年。

衛兵道:“這一年他們吃飽了肚子,沒人餓死,當然不想元兵回來。而且元兵兇悍,回到了北平肯定要搶掠殺人。”

衛兵頓了頓,又道:“我們進北平的時候沒有殺人,還讓他們吃飽了肚子。他們不想元兵回來。百姓是這麽說的。”

顯然,衛兵也問了和陳標一樣的問題。

陳標又愣了一會兒,小聲道:“是這樣啊。先別回去,帶我去通惠河。”

衛兵聽令,駕駛馬車來到通惠河。

領隊的陳英策馬過來,問道:“標兒,發生了什麽事?”

陳標搖頭:“沒什麽,就是想來這裏看一會兒再回去。”

陳英看著通惠河中的漁火,嘆了口氣:“好,我給你生堆火。”

陳標坐在河邊石頭上,陳英讓人給他撐傘擋住雪,又在他身旁升起一堆篝火。

“北平城外的村莊掛起了燈籠,城裏呢?”陳標問道。

陳英道:“我命令去開門的衛兵剛回來,他說城裏也亮著燈籠。”

陳標抱住膝蓋,輕輕哼起了一首歌。

陳英驚訝:“這首歌是你做的?”

陳標搖頭:“不是,是碰巧聽來的。”是大學校慶被迫參加合唱比賽學會的。

陳英道:“可不可以教我唱?我還沒聽過類似的曲調。”

陳標點頭,聲音稍稍大了一些。

“北風吹起,蘆花飛舞漫天霜……”

簡單幾句歌詞,又是大白話,陳英很快就能跟著唱。

守衛著他們的軍士們也不由自主跟著哼了起來。

很快,不知道從誰開始,唱歌的聲音越來越大,歌詞越來越清晰。

通惠河已經化凍,只是幾日倒春寒,還沒有將河凍住。漁家的船在河面上,正好碾開浮冰撈魚。

夜間也有可以撈的魚,漁家並未這麽早睡去。

他們聽到歌聲後,走到甲板上好奇觀望。當他們看到穿著官服的少年郎時,就算不認識陳標,也立刻知道這位就是讓他們今年家中沒有再餓死人的陳知府。

陳標唱的詞是官場用的“雅言”,漁民們本來聽不太懂。

有一個懂雅言、也懂北方話的小吏靈機一動,用北平這邊常用的漢家方言大聲唱了出來。

正趴在船頭甲板給陳標磕頭的漁家聽到這大白話的歌詞,先呆了一會兒,不知道從哪鼓起來的勇氣,居然也跟著唱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