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2/3頁)

今日,她只想安心賞舞,而施霓無疑給了她最好的觀賞體驗,就這舞蹈技藝,別說是整個上京城,就是放眼整個大梁,可能都再難找出第二個與施霓相近水平的高手。

至於那些勾媚小動作,太後都只當是取樂的巧思,覺得無傷大雅。

於是太後放眼,面容帶著和悅,而後對下認真啟齒說。

“此舞甚妙!無論從場景的帷幔布置,還是舞衣綴銀鈴的巧設,都顯然是費了一番心思的。在座諸位,大概上些年歲的老臣也都知道,哀家年輕時沒有什麽別的喜好,唯獨對這跳舞有所偏愛,只是如今年紀大了,邁不動腳了,心頭自是遺憾不少,同時也鉆牛角尖地覺得,只看別人跳舞沒什麽意思。“

“可是沒想到今日,哀家看了這丫頭的一舞驚鴻,實在是忍不住自慚形穢。就她這水平,哀家就算年輕到二十歲,恐怕也比不過她的五成,如此天資,見之我幸,甚至哀家心裏也難得生出幾分覓得知音的奇妙之感,當真算緣。皇帝,這丫頭的賞賜,你可不能吝嗇地給輕了。”

太後看向梁帝,面上帶著回憶往事時,不禁透出的幾分復雜傷神的神色。

而素來以孝為先的梁帝,見狀忙把懷裏的婉貴人松開,而後眼神關切地看上太後,懇切說著:“母後放心,兒臣從明日開始,定尋遍六國,把所有擅舞之人邀來宮裏日日陪母後解悶,如此,可否消得母後寂寥?”

聞言,太後娘娘眉心一皺,恢然說道:“你那是邀嗎,恐怕是綁吧……哀家才不許你去做那焚琴煮鶴煞風景之事。”

梁帝面露為難,當下看了台上的施霓一眼,又認真提議道:“那既不尋旁人,那不如以後便叫施姑娘久居長壽宮,今後日日相伴母後身側,聊解孤悶?奉銀待遇方面,都不是問題。”

此話一出,太子眉心一瞬擰起,宣王也當即握緊酒杯。

而施霓自己,同樣也為提心吊膽,心緒躁亂著久久不能平復。

久居長壽宮,今後相伴太後?如此雖也算暫時落得清閑,可只要還在宮裏,危險便隨時環身,若梁帝哪天一時興起又突然改了主意,非要側她為妃,她一無依孤女又如何能拒?

思及此,施霓眼睫輕抖著低垂,此刻已下定決心,不管太後回說什麽,她堅持出宮的決心都不會改變。

而這時,一直在旁沉默未言的將軍,此刻到底沒有置身事外地不管她,而是嚴肅起身,斂息鄭重開口。

“回陛下,臣以為此舉不妥。此女是西涼戰敗獻上的降禮,身份特殊。她嫁給大梁頂柱,此乃毋庸置疑,更會極大程度地鼓舞軍心,順應輿情,助揚我大梁國威。可若其當真沒名沒分地久居太後娘娘宮中,恐怕不僅民聲有怨,就連西涼王說不準都會笑我大國泱泱,竟是連他們西涼一族的一個弱女子都不敢娶。”

霍厭平靜而述,卻立刻引得梁帝面色一沉。

記得最開始時,他就是因為聽了霍厭的提醒,而後才有所顧慮地故意冷待著施霓,現在想來,著實有失帝王顏面。

更可惜的是,之後他在情勢下,親口承諾了皇後不納施霓,礙於顏面,而致後宮到底是少了一位絕色美人。

思及此,梁帝便覺自己懷裏的婉貴人,此刻抱著也沒滋沒味起來。

因此不禁悔著這諾言,實不該早下。

稍瞥眼,就見皇後這時正好望過來,眼鋒帶厲,灼灼掃過,當即令人背後生涼,梁帝咽了下口水,一瞬竟生被窺破心事的窘迫感。

於是,他忙僵背收眼,又看向霍厭故擺姿態地挽尊啟口。

“區區手下敗將,何足將軍次次掛齒?他們若真敢不敬,我大梁兵將的鐵蹄下次踏破的,可不只是西涼邊城了。”

梁帝說得好生輕巧,可次次親領鐵騎過城的,從來都是霍厭。

那城下留的,也都是眾位兵士奮勇奪城而留下的血,至於遠在京城的皇帝,恐怕連訃告名列的第一頁,都未曾看全過。

於是梁帝此言,霍厭沉默未回。

“今日之事,何足牽扯到國事?”

太後忽的揚高聲音,當下她老人家看向梁帝,半嘆息地又說,“君無戲言。這丫頭進宮時日已不算短,婚事豈可往後再拖,我皇家這麽多無雙兒郎,選出一個,成全一對天偶家成,總不算什麽難事,留在我老太婆身邊又能做什麽?”

“母後……”梁帝還想阻。他算不上是位好皇帝,可卻是個實實的孝子。

“這事就這麽決定了,皇帝無需多言。”收回眼,太後娘娘嚴厲語氣一收,又看向施霓柔聲說道,“丫頭,方才答應你,要給你的賞賜,你可想好了?”

聞言,施霓立刻擡眼,仿佛再尋生機。

方才太後娘娘她老人家,給她的已經算是最高程度的贊美,可施霓心中卻還是沒底,不知道太後娘娘所說的這份賞賜,究竟能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