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當代靖國公趙愷槊有兄弟三人,趙愷槊自己又生了五個兒子,嫡支旁支的近兩百號人,此刻就聚在靖國公府前院正廳——松茂堂中。

趙愷槊今日心情極好,和自家老兄弟有說有笑。

趙明坤是個沒心沒肺的,別人恭維兩句他便不知東南西北了,和那些堂伯叔兄弟幾個聊得口沫橫飛。

只殷夫人一人在那操心。

這徐念安雖說是出身忠義伯府,但畢竟不是忠義伯的女兒,十三歲分出伯府後,為了生計又多混跡於市井之中,今日這麽大場面,萬一怯場或是流露出市井之氣,豈不是丟人丟到家?

是故侯媽媽剛在廳前露了半張臉,殷夫人便急不可待地去看身後的蘇媽媽。

蘇媽媽朝她點了點頭,從側旁繞著出了廳門,與侯媽媽走到旁邊去說話。

“慎徽院那邊是何狀況?”蘇媽媽低聲問道。

侯媽媽道:“請夫人放心吧,慎徽院那邊很妥當,三爺妥當,三奶奶也妥當。”

蘇媽媽有些不敢置信:“真的?三爺一點沒鬧別扭?”

“沒鬧別扭,方才我去時,三爺還沒起床,三奶奶說三爺一會兒就自己起了,沒一會兒三爺還真就自己起了。”侯媽媽道。

蘇媽媽大為放心:“阿彌陀佛,沒鬧便好。那三奶奶穿戴如何?”

侯媽媽將徐念安的穿戴描述了一遍,最後道:“我瞧著三奶奶不慌不忙,是個鎮得住的。”

蘇媽媽得了準信,回到殷夫人身邊對她附耳說了幾句,殷夫人原本一直繃著的雙肩松落了一些。

趙桓熙一邊走一邊向徐念安介紹府中建築。出了他們的小院——慎徽院,左手邊是長房大爺趙桓朝夫婦和二爺趙桓陽夫婦合住的慎修院,右邊是個小花園。

慎修院東邊是府大夫用的大花園芝蘭園,芝蘭園的西北角有個客居院,龐黛雪姑娘就住在客居院的芙蓉軒裏頭。

慎徽院南邊是殷夫人的嘉祥居。嘉祥居是個極大的院子,有二三十間房屋。除了大老爺和殷夫人,大老爺的兩房姨娘,未出嫁的兩個庶女也都住在裏頭。

趙桓熙原本也住在裏頭,昨日大婚才搬入慎徽院。

嘉祥居左邊是庶出的三房和四房的院子,右邊是嫡出的二房和五房的院子。五房的院子又緊鄰著老太太的令德堂。

嘉祥居向南出內儀門,前頭便是靖國公府的正廳大堂——松茂堂了。

徐念安剛跟著趙桓熙走出內儀門,便見前頭夾道上站著個十歲左右,身穿錦服眉清目秀的小公子。

那小公子身邊並無丫鬟婆子跟著,一見了趙桓熙,眼睛一亮,過來親親熱熱地給兩人行了一禮,口稱:“小叔叔早,小嬸嬸早。”

徐念安受了禮,問趙桓熙:“這是……”

趙桓熙向她介紹:“這是我大哥的嫡長子,我的大侄兒趙昱捷,你可以叫他捷哥兒。”

徐念安含笑點了點頭。

趙昱捷對趙桓熙道:“小叔叔,你跟我過來,我有話對你說。”

趙桓熙不假思索就要跟他去一邊說話,徐念安眼疾手快挽住他的胳膊將他扯回來,道:“三郎,太陽都出來了,時辰不早了,耽擱不得,還是先去正堂拜見長輩要緊。”說罷又慈愛地對趙昱捷道:“捷哥兒,待你小叔叔忙完,你來我們院子裏找小叔叔說話可好?小嬸嬸拿好吃的給你。”

說完打個眼色給身旁的宜蘇,拉著趙桓熙就往正堂去。

“小叔叔,是要緊的事……”

“捷大少爺,三爺和三奶奶新婚頭一日拜見長輩是大事,倘或因著你耽擱了,長輩們怪罪下來,您說是您擔著,還是三爺擔著呢?您還小,不懂事,自然是三爺替您擔著對不對?您既與三爺如此要好,當是不願意看著三爺為您受罰的吧?”宜蘇過去攔住趙昱捷道。

趙昱捷答不上來,眼中閃過一絲不甘,道:“那我待會兒再與小叔叔說話吧。”

“定是黛雪有事,托捷哥兒傳話。”趙桓熙心神不寧道。

“既然能托一個孩子傳話,想來不是什麽大事。好好給長輩磕完了頭,回到咱們自己院中再作計較。別慌,你現在不是一個人,我會幫你的。”徐念安低聲道。

趙桓熙轉過臉看看徐念安,徐念安朝他點了點頭。

她神情柔和眼神冷靜,莫名讓人有種靠得住的感覺。趙桓熙心一靜,目光再次沉穩起來。

兩人在眾目睽睽下進了松茂堂,先向坐在上首的靖國公趙愷槊磕頭,徐念安向國公爺敬茶。

國公爺十分歡喜,拿了個厚得讓人眼饞的紅包給徐念安,口中道:“你祖母身體有恙,不能出來受禮,這是她給你的。以後你與桓熙好好過日子,你是最懂事不過的,多勸著他些。”

徐念安乖順道:“多謝祖父祖母。祖父莫要擔心,三郎也很懂事的,昨夜他與我說,最近看著母親為他操持婚事忙前忙後,人都累瘦了一圈,都是他以前不懂事讓母親操心之故。以後他定好好讀書,好好上進,不讓祖父祖母和父親母親為他操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