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轉眼到了元宵,殷夫人心情好,府中又太平,她便帶著趙桓熙夫婦,趙佳臻和殷洛宸傅雲津一道去街市上看燈。

元宵的街市,燈火輝煌猶勝中秋,照得來往行人臉都是暖的。

徐墨秀和徐惠安也來了,到了禦街上,遇上一早約好的余銘學,徐墨秀就去找趙桓熙說話,讓余銘學和徐惠安走在一起。

余銘學偷偷遞給徐惠安一個熱乎乎的紙包。

徐惠安小聲問他:“這是什麽?”

余銘學也小聲道:“芝麻糍粑,是王家鋪子的。他家的糍粑最好吃了,甜而不膩,我來時路上買的,你嘗嘗看。”

徐惠安小心翼翼打開紙包,用纖纖細指拈了一顆裹滿白芝麻的幹湯圓整個放入口中,嚼了兩下,腮幫子鼓起,笑眼如月地用小手掩著嘴道:“好吃。”

余銘學見她漂亮又可愛,雙頰悄悄紅了,回過臉去垂著眼睫微笑道:“你喜歡就好。”

“我去給我姐姐也嘗嘗。”徐惠安說著,小步追上徐念安,塞一顆芝麻幹湯圓在她嘴裏,對她說是余銘學帶給她的。

徐念安回頭用贊賞的目光看向余銘學,余銘學臉更紅了。

徐念安又對徐惠安道:“人家特意給你帶的,就不興賞人家一顆?”

這下輪到徐惠安臉紅了。

蒼瀾書院那幫學子又聚在遇仙酒樓旁邊的茶樓二樓喝茶聊天,陸豐也在。

一見徐墨秀趙桓熙等人來了,秋通他們便大聲招呼起來。

趙佳臻循聲往樓上看,一眼便看到一年輕公子倚在二樓欄杆前,目若寒星面若美玉,身上披著一件玄狐膁大翻領的披風,燈光下遙遙看去,眸黑唇紅優雅從容,矜貴而有氣勢。

她看得時間長了點,徐念安察覺,順著她的視線看了看對方,笑著對她道:“這位陸豐陸公子可算是三郎的新歡了,看他在三郎必要湊上去的。”

趙佳臻移開目光,笑了笑沒說話,拉著徐念安去尋殷夫人。

徐墨秀趙桓熙他們四個進茶樓去了,

陸豐坐在二樓欄杆邊上,心不在焉地捧著茶杯,不時將目光投向樓下,連徐墨秀叫他都未聽見。

徐墨秀擠到他身邊,問道:“看什麽呢?這般專注?”

陸豐猛然回神,收回目光道:“沒看什麽。你叫我何事?”

殷夫人和徐念安她們在燈棚下遇見四太太帶著她媳婦和趙姝彤,兩夥人便合作一夥。

“瞧,五房的在那兒呢,為著不用過來向咱們行禮,故意裝著沒瞧見咱們呢。”四太太站在殷夫人身邊,看著燈棚對面的趙桓旭和趙姝嫻低聲道。

殷夫人也瞧見了,不在意地一笑:“誰稀罕來著?”她就是這樣的性格,只要自己和兒女生活過得好,旁人怎樣她都不在乎。

燈王活動開始後,蒼瀾學院的學子們便又從茶館出來。因去年中秋飛月令活動效果良好,所以此番便做了飛燈令。

不同於上回到最後才發力,陸豐此番一開始便很積極。佼佼公子,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引得一眾圍觀人等欣賞傾慕不已。

趙桓旭記恨他與趙姝嫻退婚,與他針鋒相對。可他只有一個人,蒼瀾學院這邊十幾個人呢。才學本就稍遜,人數更是難比,一炷香剛燃到四分之一,他便飲恨敗北。

毫無懸念,最後又是陸豐奪得了那盞燈王。

他從管事手裏拿到燈王之後,徑直走到殷夫人面前,將燈呈給殷夫人,口中道:“伯母,上次晚輩得桓熙相邀遊河,十分盡興。今日此燈,便當做小小回禮吧。”

殷夫人原本就很欣賞陸豐,見他如此知禮,十分高興,接過那盞燈道:“你這孩子,也太客氣了。”

陸豐目不斜視,彬彬有禮地頷首道:“應該的。”

殷夫人將燈遞給趙桓熙,道:“喏,陸公子給你的謝禮。”

“多謝陸兄。”趙桓熙將燈又遞給徐念安。

徐念安多精明的人,接了燈向陸豐道過謝後,便又將燈遞給趙佳臻,道:“三姐姐方才不是誇這燈好看來著?這下可拿去仔細看了。”

趙佳臻不接,只笑道:“看燈非得自己拿著不成?我偏要你拿著給我看。”

徐念安也笑道:“我手酸,你自己拿著。”

一旁趙桓熙愛妻心切,聞言忙從徐念安手中接過燈王道:“別爭了別爭了,我給你們拿著。”

徐念安:“……”

趙佳臻笑得靠在了殷夫人胳膊上。

不遠處余銘學看著身邊的徐惠安,有些遲疑地說:“聽說,去年中秋時,陸豐也為你贏過燈王。”

徐惠安道:“那不是為我贏的,是為我姐姐贏的,姐姐叫我拿回家去給我娘看而已。”

余銘學心裏舒服了些。

徐惠安又小聲道:“而且,比起燈王,我更喜歡你給我帶的芝麻糍粑。”

余銘學聞言雙眼一亮,興致勃勃地與她說起京城中他所知道的那些有名的小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