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正如李營所料,還未到十月,廣寧就開始下雪了。

地上的雪積起兩寸厚的時候,曹三刀和趙桓熙一道出了大營。

營裏只有隊長及以上官職的人能在非戰時出營,具體來說就是官職越高出營的機會越多。如趙桓熙,只要他願意,向李營申請獲得批準就能出營。但如曹三刀這樣的小隊長,就得數著日子等,雖然家就在廣寧城裏,但一年到頭他也就能回個兩三趟家。即便如此,比起很多入伍後動輒幾年十幾年回不了家的兵,卻已是好了太多了。

進了城,趙桓熙發現城裏好多乞丐,大冷天個個衣衫襤褸沿街乞討,其中還有不少孩子。

“這些都是難民嗎?從上陽和曲式那邊逃過來的?”趙桓熙問曹三刀。

曹三刀嘆氣:“大部分是,還有一些,是大半年前因為地動塌了房子無力重建的,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趙桓熙看到路邊有一大一小兩個孩子,男孩稍微大些,十歲出頭的模樣,女孩看上去只有五六歲。兩人身上穿得破破爛爛的,光著腳踩在雪地上,皮膚凍得烏青。

他實在不忍,伸手要去荷包裏掏銀子,曹三刀攔住他道:“別給錢,這些孩子留不住,會被搶的。”

趙桓熙看看前後那些行乞的大人,明白過來,見前面有個包子鋪,就過去將鋪子裏所有蒸好的包子都買了下來,分發給附近的乞丐,留了四個給那兩個孩子。

“你們的父母家人呢?”在孩子狼吞虎咽吃包子的時候,趙桓熙蹲在兩人面前,溫聲問道。

男孩用力地將嘴裏的包子咽下去,聲音沙啞表情麻木道:“都死了,只剩下我和妹妹了。”

趙桓熙看著他們透過衣裳上的破洞露出來的瘦骨嶙峋的軀體,心裏明白,若是無人援手,這兩個孩子絕對熬不過這個冬天。因為他們沒有父母,即便能討到好心人給的食物和冬衣,他們也保不住。

而這樣的孩子,放眼望去,單就這條街上,就不止這一兩個。

曹三刀看得出趙桓熙的心情開始變得沉重,帶著他一邊繼續往前走一邊道:“邊城就是這樣,一旦爆發戰爭,那就是難民滿城,餓殍遍野。而廣寧的守備光是保證大軍的糧草補給便已竭盡全力,實在是無力顧及這些流離失所的百姓,能放他們進城,已是最大的仁慈了。”

趙桓熙點點頭。

他沒有想要責怪任何人的想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他覺得很容易的事情,比如說,吃一餐飽飯,穿一件暖衣,對於那對兄妹而言,便已是難如登天。所以,永遠都不能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他人。

如果想要現狀有所改變,那你就得自己先付出行動。這是冬姐姐教給他的,他一直記著。

七拐八繞地來到曹三刀家,這是條很狹窄的巷子,院子巴掌大,一進門,家裏的一切便都一目了然了。

院子右側小小的灶間傳來鍋鏟碰撞的聲音,煙囪裏正在冒煙。

堂屋裏,兩個五六歲的女孩子正圍在桌邊寫寫畫畫,聽到院子裏的動靜,轉頭往院中一看,愣了一愣,就大喊著“爹”朝曹三刀跑來。

曹三刀丟下手裏拎著的東西,一手一個將女兒抱起來,咧著大嘴眼角笑出了一堆皺紋。

一個穿藏藍底碎花襖的圓臉婦人提著銅勺出現在灶間門口,見到曹三刀,大聲吆喝:“賊漢子,你回來怎麽也不說一聲,家裏都沒買菜。”

曹三刀大聲回道:“我咋跟你說?沒見帶著雞和魚回來了嗎?趕緊拿進去收拾了做起來。糟老娘們兒,盡話多!”

趙桓熙在一旁看著,既覺好笑,又覺感慨。人生百態,即便表現出來的大相徑庭,可其中蘊含的本質,其實都是一樣。

中午,曹三刀在外幫工的大兒子和在書塾讀書的二兒子都回來吃飯,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坐了一桌。

曹三刀沒說趙桓熙是京城來的雲麾將軍,只說是他在營裏的小兄弟,所以曹家大小在他面前都很放得開。

“趙叔叔,你長得好俊,像嬸嬸她們口中說的仙人一樣。”席間,曹三刀六歲的雙胞胎閨女中的老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趙桓熙道。

趙桓熙失笑,對小女孩道:“叔叔不是仙人,叔叔是凡人,天天都被你爹打敗的凡人。”

小女孩一下子自豪起來,驕傲地擡著小臉道:“看來我爹沒打你臉。你也不用難過,畢竟我爹是最厲害的!”

一句話說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幾人和樂地吃過午飯,曹三刀的大兒子依舊出去幫工,二兒子去讀書,曹三刀帶著趙桓熙去了混堂。

在熱氣騰騰的水池子裏泡了片刻之後,曹三刀拿了個布巾給趙桓熙搓背,趙桓熙道:“曹大哥,我欲寫信回家,讓家裏人籌集些過冬物資運過來幫助這些難民過冬。若能成,嫂子能幫忙張羅此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