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又穿越?

京城臘月二十,一年最冷的一天,大街上積著白雪,房檐掛著冰錐,寒風刮骨,迎面吹上,仿佛是被老天爺狠狠的甩巴掌似的。

這樣的天氣,鬼都不願意出門。

但是這一日卻從大清早就沸騰了起來,人們不顧寒風奔走相告,大街上到處都能看見熱鬧的人群,他們眉飛色舞的說著話,欣喜若狂的氛圍仿佛能化作熱騰騰的蒸汽驅散籠罩在京城上的嚴寒。

一群人更是圍著中央街廣場上高達三十米的盤龍玉石柱跪拜。

“老天有眼,先祖保佑!大奸臣終於沒機會再禍害我大周天朝了。死得好!”

“要我說,禍國奸臣柳枕清就這麽死了也太便宜他了!”

昨日三王之亂剛剛落下帷幕,今早就聽聞大奸臣柳枕清暴斃於龍庭之上。

這對大周而言簡直是意外之喜,畢竟在三王陸續被滅之後,所有人心中都籠罩了一層陰影,三王縱使是叛軍反賊,該滅,但若是他們都沒了,誰還能抗衡只手遮天,權傾朝野的柳枕清呢!靠還未親政的小皇帝和沒有多少權力的百官大臣嗎?

說不定第二天柳枕清就謀朝纂位,大周朝都要改朝換代了。

但是萬萬沒想到,眾人忐忑醒來後竟然聽到的是這樣的大喜事,簡直恍如夢境。

一代權臣奸雄死的過於草率兒戲。

“真的嗎?柳枕清就這麽死了?怎麽死的?”

“聽說是被最後一個造反王爺挾持,然後同歸於盡!也算是為他們元氏皇族做了一件好事!”

“我怎麽聽說是被挾持,結果被救援的人意外射死的?”

“甭管怎麽死的,死了就好。柳枕清這種不忠不義之輩,當年要不是老皇帝和先太子信任他,提拔他,就他這個到處惹是生非的紈絝子弟,憑什麽掌管攝政金印輔佐新帝,坐上一國丞相的高位。”

“唉,就是給他太大的權力,得意忘形了唄,聽說曾經江副丞相想重組內閣頂替他的權力,好讓新帝能順利過渡親政,結果被柳枕清強行鎮壓,還順手把一眾忠心耿耿的老臣囚禁於天牢,這不就是想要把持朝局,禍亂朝綱,拿新帝當傀儡嗎?不臣之心簡直是路人皆知了。”

“虧他們柳家世代忠臣良將,結果出了這麽一個玩意,簡直丟盡他們柳家人的臉。”

“所以說,柳家人都差不多死絕了,都不用皇帝滅他滿門,這就是報應。”

既然沒有滿門那還有別的,就在眾人摩拳擦掌,興致勃勃等待新帝對柳枕清相關的處置時。

第一日,抓捕黨羽的官員無功而返,黨羽是誰?似乎一時間還真想不到。

一定是柳枕清眾叛親離,人人喊打,起初跟他的人都棄暗投明了。

第二日,抄府邸的官員空手而歸,他貪汙的錢財,收受的賄賂呢?怎麽全府上下一件值錢的玩意都沒有找出來。

一定是柳枕清狡猾多疑,心虛不已,怕事敗給自己留了後路,錢財都藏起來了。

那就等收集罪證。

這倒是快,七日之內,來自大周朝四面八方的證據傳入宮廷,過去那些年很多流傳的惡聞都是真的。

有一年洪澇災害嚴重,貪官汙吏在賑災中斂財,有人拼死上告卻被忽略,是柳枕清默許的,導致那年災民死傷無數。

還有那時候南方苛捐雜稅,橫征暴斂,問題嚴重,有好官被推薦下來調查,卻被柳枕清派人暗殺,最後連京城的家屬都全家滅門。

有一次西南邊城受外族騷擾,苦苦維持等待支援,柳枕清去了一趟,直接逼死守城良將,獻上頭顱平息外族怒火,差點害得邊城失守,連累百姓。

更過分的是坑害自己結拜義兄,趁著霍大元帥抵抗敵國入侵被困之際,斬斷糧草,不顧大周局勢,只為一己私欲為愛報私仇,致使霍大元帥以及霍家十萬大軍被困而死。而那個時候,據說他正與敵國王爺私通,若不是後來被下人瞧見他背後刻著那家王爺的大名,都不知道他竟幹出這般不知廉恥的醜事。

他殘害忠良,其心可誅,罪同叛國。

更別說他在京城的所作所為,他有違天道不給皇帝祭祀天地,故意打壓皇帝。濫殺無辜,心狠手辣。禁錮皇族,排擠宗親,甚至有傳聞說當年三王是打算離開京城的,結果柳枕清不許,所以三王之亂極有可能都是被他逼得。

至此,罪名已定,罄竹難書。

當盤龍玉石柱的奸佞罪人一面上刻著「柳枕清」三個大字,注定他遺臭萬年時,群情鼎沸。

哪怕偶有人表示遺憾,說起曾經的柳枕清最有可能刻在才子佳人或者忠臣良將這兩面上,也都會被不屑和嘲弄罵回去。

但是誰又會打從心底遺忘,當年在京城的那個明媚少年呢。

事情都有兩說,說他紈絝,不過是因為他活的瀟灑豁然,不按常理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