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3頁)

高長風突然低笑起來,且愈笑愈大聲,竟有止不住的酣暢之意,

“這大概就是天意吧,誰又能想到這兩次看似意外的事都是你做下的。”

“他沒死,肯定會說出來有人推他,那會不會牽連到殿下。”葉時雨一臉自責,“奴才又自作主張了。”

“聽說雖沒死,但也就差一口氣了。”高長風顯得十分淡定,“若他真有命講出有人推他,那便也正好攪一攪這渾水。”

葉時雨的心隨著高長風漸漸安定,他擡頭看著高長風,眼中不自覺地流露出傾慕之意,似乎不管什麽事,他的殿下都會有辦法。

壽安宮內,年已六旬的太後正端坐在鳳榻之上,眉目微緊,雖滿臉愁容卻仍不怒自威,皇上坐在一旁也嘆了口氣,

“也不知瑤華宮這是怎的,接二連三的出事。”

“這事兒總不該是接二連三的。”太後緩緩開口,“皇帝怎麽看。”

“兒子雖覺得事有蹊蹺,可看起來確都是意外。”

“後宮裏的事,皇帝總不能時時顧著,這女人和孩子總得有個能管著的人。”

皇上知道太後又會提起立繼皇後一事,若是從後宮中再選一人為後,那目前各國戚之間的平衡勢必會被打破,

“其實兒子有一想法還未與他人商議過,想先說與母後聽聽。”皇上揮手屏退左右,待空無一人之時才又開口,

“兒子想立成樾為太子。”

太後露出微訝的表情,“皇帝正當壯年,怎會突然有立太子的想法?”

“兒子雖當壯年,但現在成樾也已有二十三歲,兒子覺得他為人仁厚,行事穩重有度,堪當大任。”

“那二皇子呢?”太後似乎有些累了,斜靠在了榻邊的暖枕之上,“靖南他在紋城之役出生入死,生擒了對方一名副將,為我朝立下汗馬功勞,亦可謂太子人選。”

皇上面上未見任何異動,“靖南優秀,兒子自然十分欣慰,但治國不能只靠武勇,靖南在治國決策上還是略遜色些。”

“靖南畢竟才二十歲。”太後語氣放緩,“其實哀家並不是說非靖南不可,顯允本也是不錯的人選,只是可惜了……”

高靖南的母親玉嬪乃是薛太後本家人,皇上自然知道她更看重的是高靖南,可她薛家本就是武將世家,掌握了歷朝大半兵力,若是立了高靖南為太子,那便沒人能壓得住了。

“靖南在邊關立下功勞定是要賞的,馬上就到年裏,就先將玉嬪擡為妃位吧。”

看到皇上並未正面答復,太後本有些不悅卻因玉嬪得以封妃又緩和了些,

“這種後宮裏的事皇帝自己做主便可,至於立太子之事還需從長計議。”

“是。”皇上眼中毫無波瀾,躬身告退,太後卻若有所思召來了近侍低聲吩咐了幾句,近侍領命退下,一切都好似沒發生過一般,只是沒人知道,這表面的平靜之下將會掀起怎樣的波瀾。

皇上坐在轎冕之上沉吟不語,呂賢加緊了幾步向前,

“皇上,德妃娘娘上午便來請過,說是有要緊事,您看……”

皇上略一頷首,轎冕立刻轉向景華宮,呂賢向後使了個眼色,隊尾的一名小太監立刻轉身隱進了巷子,一路向景華宮方向奔去。

待到皇上見著了德妃,她已是粉黛輕施,身浮暗香,妝扮得恰到好處,讓本有些不悅的皇上心情大好。

“容兒這樣急著喚朕來是有何事?”

“皇上。”德妃不似其他妃嬪都規規矩矩地坐在另一邊,而是挨著皇上硬是要擠在一邊,惹得他調侃似的抱怨,實則享受得緊。

“臣妾聽說了瑤華宮的事後,十分擔心他們,便召來了司天監問了問最近的星象。”德妃面帶憂色,

“這一問不打緊,竟問到臣妾身上。”

“司天監怎麽說?”

“他們說近日觀天象,發現西宮太白星突然驟亮,直沖南宮朱雀,南方七宿皆被其光芒掩蓋。”

“臣妾也不懂什麽意思,他們便解釋道,太白星為孤星,主禍事,而臣妾所居的景華宮正是處於西隅,沖的也正是瑾嬪所在的南邊瑤華宮。而且司天監的說,太白星光芒仍不見弱,甚至……甚至有沖紫微星之勢。”

皇上沉默不語,看不出在想些什麽,德妃偷偷看了一眼繼續道,

“臣妾本是想看看有沒有什麽解決的辦法,卻沒曾想這禍竟是從臣妾這裏起,便只能向皇上請罪了。”

德妃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讓人怎忍再苛責,皇上輕輕拉過她的手安撫,

“星象之說也不可全信。”

“臣妾有皇上庇護固然不怕,但廷兒還小,臣妾就怕他也被殃及。”

聽到這裏皇上微微蹙眉,卻聽得這時門外宮婢來報,

“皇上、娘娘,四殿下求見。”

高長風的突如其來讓二人都有些意外,皇上看了眼德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