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7章 趙玉成不懂政治

趙開河說的沒錯。

這幾日趙開山其實並不開心。

蘇詠霖剛剛打了一場大勝仗,風頭正盛,大家都在談論他是如何擊敗金軍的,對他頗為尊崇,而趙開山卻像是被冷落了一樣無人提起。

趙開山對此感到很不滿,覺得自己作為領帥,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所有人都在討論蘇詠霖,忽視了他,冷落了他,讓他感覺到了落差感。

明明之前還總是圍在他身邊吹捧他的人,現在都在吹捧蘇詠霖,仿佛蘇詠霖才是光復軍的靈魂人物似的。

但是趙開山也不是傻子,他也清楚尊重來源於實力,來源於軍功,只要軍功強大,自然可以得到足夠的尊重,軍功不強,尊重就是虛的,一時的。

所以他必須要打一場酣暢淋漓的勝仗,以此告訴全體光復軍成員——趙領帥才是最強的。

而這就需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

於是他看向了趙開河。

“主動出擊,必然是野戰,金賊必然出動騎兵,我軍騎兵不多,不強,兩次小規模交鋒都落敗了,更何況金賊還有兩萬軍隊,這種情況,你打算怎麽打?”

“兩萬人他也無法全部投入戰場,咱們也只能是幾千人之間的對決,既然如此,當然是結陣與之對抗,他有騎兵,我軍還有數萬軍隊在後,他要是敢增兵,咱們也增兵。”

趙開河侃侃而談道:“金賊遠道而來,必然精力不足,不能久戰,我軍以逸待勞,人數又多,還有數萬後備大軍為依仗,豈有不勝之理?”

看似有理,實則空洞,趙開山對此還是頗為不安。

他非常忌憚金軍的騎兵,擔心自己這邊的軍陣扛不住騎兵的威懾,容易被騎兵打崩掉,一旦軍陣被破壞了,那騎兵對步兵就真的是一邊倒的屠殺了。

見狀,趙開河又說道:“昔日我軍只有不到一萬人,領帥尚且敢於向整個山東東路發起攻擊,如今我軍有五萬,領帥怎麽反而不敢對區區兩萬金賊發起進攻了呢?”

趙開河的激將法讓趙開山的內心產生了一些震動。

道裏的確是如此,當初的不顧一切,到了現在怎麽就顧慮重重了呢?

他的立場開始動搖。

趙玉成左思右想覺得不該如此,正準備和趙開河正面辯論,但是又想起蘇詠霖對他的勸告,於是辯論的想法被他摁住了。

他轉而勸說趙開山。

“領帥,金賊固然人疲馬乏,但是畢竟有數千騎兵,機動力極強,而我軍缺少騎兵,行動遲緩,一旦脫離營寨,進軍、退軍都會遭到騎兵威脅,落入被動,實非上策。

當下的局面,最好的方式還是固守不出,引金賊來攻,他若攻打,自然無法利用騎兵的優勢,只能攻堅作戰,我軍依靠防禦工事與之對峙,總能耗盡他的後勤,逼他退兵,就能取勝了。”

趙玉成的勸說在情在理,這讓趙開山有些意外地看了看自己的兒子,心裏有些暗暗的高興,覺得兒子張大了,有軍事眼光了。

但是光有軍事眼光是不夠的,他在政治上還有些稚嫩。

不錯,政治。

趙開山自己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領導人,不僅要會用軍事手段打擊外部敵人,也要用政治手段穩固自己的內部地位。

他不單單是一個軍事首腦,也是一個政治組織的首腦,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根據這段時間他自己的學習和體會,他認為軍事,是政治的延續,軍事和政治一體兩面,誰也無法割舍誰,政治上無法解決的問題,往往可以通過軍事手段來解決。

套用這套理論,趙開山就感覺自己眼下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個軍事問題,也是個政治問題。

蘇詠霖珠玉在前,打了一場大勝仗,在整個光復軍的群體內威望大漲,而軍事威望增長,必然帶來政治權勢的擴張。

蘇詠霖的話語權會增長,他的權勢將會擴大,那些仰慕強者的墻頭草們可能又要產生動搖了。

現在蘇詠霖還沒有什麽動作,可一旦他有了什麽動作,自己將會十分被動。

作為光復軍大佬,他趙開山要是拿不出可以與之匹敵甚至超過的軍事功績,政治上可就要落入頹勢了。

他好不容易用各種手段把蘇詠霖和孫子義這兩個威脅拔除,把他們“流放邊疆”,確立了自己領帥的政治身份,成為光復軍唯一的首腦,可現在蘇詠霖卻用自己的軍事能力扭轉了局面。

趙開山感覺到了威脅。

於是他認為這場仗必須要打贏,還要打的漂漂亮亮的,讓所有人都知道不僅僅蘇詠霖會打仗,他趙開山也會打仗,甚至更會,更能帶領他們大家獲取勝利,獲取利益。

而眼下的局面,如果只是一味的防守,那麽就算最後打贏了,也不夠漂亮,就不像蘇詠霖那樣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分量不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