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7章 蕭懷忠之死(第2/2頁)

為什麽呢?

原因當然很簡單,因為蕭懷忠取得的勝利基本上都是契丹光復軍方面主動撤退所造成的。

契丹光復軍不與蕭懷忠正面接戰,避開他的鋒芒一路後退。

蕭懷忠的確取得了勝利,但是沒能殲滅契丹光復軍的有生力量,反而把自己的兵力分散了。

他在匯報戰況的時候做了“修飾”,明明只打敗了契丹光復軍幾百人上千人的軍隊,他就把數字乘個三,或者五,亦或是七,殲敵數字水到不行。

於是整個指揮系統就沒有人意識到蕭懷忠的高歌猛進背後潛藏著怎樣的風險。

如果蕭懷忠說實話,把自己殲滅敵人的數量和進取的速度高速完顏亮,完顏亮是可以發現不對勁,並且告訴蕭懷忠當心的,這很有可能是契丹人的誘敵深入之計。

但是蕭懷忠太渴望勝利和活命了。

盡管他也有部下提出過這樣進展是不是太快,是不是有問題,但是蕭懷忠都沒有聽從部下的建議。

每攻下一地,都要分兵防守,還要大量人手修繕路面、橋梁,一直進軍不休息造成軍隊疲勞過度,戰鬥力不濟。

種種兵家大忌都被蕭懷忠一次性犯下了,可是他只想要勝利,只想要活命,對其他的事情已經不在乎了。

他迫切的需要勝利,其他的都不重要。

於是在信州一戰,契丹光復軍積蓄已久的兵力疊加著積蓄已久的怨恨,一口氣向金軍傾瀉而去。

雙方步軍對陣步軍,騎兵對抗騎兵,從上午打到午後,戰況非常激烈。

打出局面的是契丹光復軍的騎兵,在移剌窩斡、老和尚、孛特補等人的帶領下,契丹騎兵迅猛出擊,和金軍騎兵展開多番輪戰,雙方互有勝負,打到最後拼的就是體力和意志力了。

毫無疑問,契丹騎兵在這一塊占了上風。

戰到午後,金軍騎兵體力不支,被契丹騎兵擊敗,契丹騎兵趁勢抄了金軍步軍大陣的後路,和步軍配合,前後夾擊,金軍軍心動搖,軍陣大亂,隨後被破。

蕭懷忠十分絕望,絕望之下拒絕了部下要帶著他逃跑的建議,帶著親兵猛沖猛打,一心求死,最後也如願以償死在了沖鋒的路上,身邊的親兵全部戰死,無一幸存。

只要他死了,還是戰死的,那麽就算戰敗了,他的家人至少不用死。

這也是蕭懷忠能為家人做的最後一件事情了。

主將戰死,金軍更加混亂,軍官不能控制手底下的士兵,士兵四散奔逃,互相推攘踐踏,造成大量傷亡。

在這一階段死掉的金兵比被契丹光復軍殺死的人還要多。

金軍主力在這一戰全軍覆沒,只有少量潰兵分成兩路逃亡,一路往東京遼陽府逃亡,一路往臨潢府方向逃亡。

這場聲勢浩大的鎮壓行動,就此徹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