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8章 我們已經沒有任何理由去打敗仗了(第2/2頁)

之前那一戰打的實在是憋屈,周至自從戰敗之後一直都在不斷地思考原因,加強對軍隊訓練的掌控,狠抓練兵,對遊奕軍的訓練特別上心,幾乎日日吃住在軍營,很少離開軍營。

在他的努力之下,遊奕軍的訓練和組織度的確有了很大程度的上升,甚至周至還派人強修了一座模擬潼關關城的土城,帶著軍隊去模擬訓練攻城,顯然是把潼關當做自己的恥辱了。

不過他也很清楚,之所以潼關出現在那裏,就是因為潼關的確是險要極了。

黃河南下而東折,渭河自西而來,恰好在黃河拐彎的那個拐點處匯入黃河,將這一區域分割為三塊,而南北兩岸則是秦嶺和中條山,兩山夾河而立,將黃河約束在一個極其狹小的區域內。

而在這個區域內,又布滿了各種大小丘陵和高塬。

所謂塬,是黃土高原上一種獨特的地貌,是由於水流沖刷而形成的一種台狀高地,這種地形頂部非常平坦,而且面積非常大,但四周往往因為河流沖刷而形成峭壁陡立的模樣。

當年秦國賴以阻擋山東六國的雄關函谷關就是建立在一座塬的裂縫入口處,其險要的地勢讓六國聯軍望而興嘆,直呼不可逾越。

潼關和函谷關不同,最初的潼關建立在塬頂上,塬邊上就是黃河,沒有灘塗,不能行人,進入關中唯一的方法就是登上塬頂攻克潼關。

而東方軍隊若要登上塬頂,只有一條路可通,就是在黃河邊上有一條路,叫做黃巷坂。

這條路寬僅數米,長約十五裏,易守難攻,守城方還在這裏設了一道關卡,名曰金陡關,足以讓任何攻擊的軍隊望而生畏。

千難萬險越過黃巷坂,還要直面潼關關城,基本上只要守軍不犯渾,沒有什麽內部問題,攻擊方就算撞到頭皮血流也拿不下潼關。

這是唐代以前的潼關。

唐代以後,隨著黃河不斷下切,水位降低,原先那座高塬邊上的淺灘露了出來,成了路,東方行人可以直接通過這條路繞過潼關進入關中,塬頂上的舊潼關沒了意義,於是唐政府就建設了新潼關。

新潼關就建設在淺灘上,臨著黃河,擋著這條淺灘之路,重新完成了封鎖,之後進攻關中的路線就很直接了,一路向西。

所以比起唐代之前,新潼關的險要程度其實是有些下降的。

但也僅僅是相對的下降,真要打起來,只要守軍得力,一樣可以把進攻方幹得頭破血流無可奈何。

比如之前的遊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