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1章 或許,這就是皇帝吧

孔拯暗自苦笑,明確的意識到自己和同僚們在這件事情上的無力。

他根本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蘇詠霖推動科舉改革,蘇詠霖願意和他在事前說這件事情都算是在尊重他們的知情權,不然的話,換一種霸道一點的做法也不是不可以。

誰能攔得住蘇詠霖為所欲為?

老天爺?

不,他不當天子,他是人皇,沒有孝敬老天爺的必要性。

手持軍隊戰無不勝的蘇詠霖,是這世上最強大的人。

一念至此,孔拯也不想再說些什麽了,於是乎這個改革計劃就那麽推動下去了。

禮部正式接受這一計劃,決定對這一改革計劃進行一番研究,對皇帝提出的工科、理科、法科就行要以什麽樣的錄取方式來錄取進行商討。

而這其中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士來提供幫助——禮部現有的人手只能對文科考試的標準進行商定,因為這是他們的專長,而對於工科、理科、法科之類的事情,他們完全不知道該怎麽做。

只能仰賴專業人士。

誰是專業人士?

蘇詠霖會為他們提供專業人士——

因為進行了分科取士的改革,原先的禮部科考司人手不足,需要進行擴編,蘇詠霖準備按照文理法工四個工作組的方向來重組科考司。

於是蘇詠霖授意新任吏部尚書、復興會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劉永貞開始對禮部科考司安插人手。

除了原先就在工部、三法司等部門工作的專業人士之外,還有一些新發展的年輕復興會員也以各種各樣的名目被安插進入了禮部科考司,負責籌備科舉考試的相關工作,這樣一來,一時間禮部科考司內“人才濟濟”。

對於這一情況,孔拯和周江只能幹瞪眼,眼睜睜看著吏部往禮部安插人手,一點一點擴大科考司的人員編制,且還都不是他們派系的人。

他們原本還想著通過科舉考試大量引入他們這邊的相關人士來增加山東系官員的話語權,現在看起來,他們連自己僅有的話語權都未必能保住。

周江私底下和孔拯就此事進行商談的時候,連連感嘆蘇詠霖的過度強勢實在是古之未有,他從未想到皇帝可以如此霸道。

可是孔拯卻看得很明白。

“子長啊,咱們沒有見過,不代表這樣的人就不存在,或許,這就是掃平天下稱帝的開國皇帝吧,我現在算是明白為什麽古人都推崇聖天子垂拱而治了,一個開國皇帝對天下來說,意義實在是太大了。”

周江聽後默默無語。

之後的事情,孔拯和周江都顯得無能為力,只能作為蘇詠霖的輔助幫助蘇詠霖,而不能提出什麽反對意見。

而蘇詠霖一邊推進科舉考試的分科取士改革,一邊還要對教育方面動手。

按照他的說法,分科取士既然決定了,那麽教育就要跟上,不能放任教育不管,只搞科舉,那遲早是要出事的。

於是蘇詠霖還決定從中央國子監開始,根據科舉考試的分科取士改革,對當前現有的教育模式進行改革,也要按照科舉考試的方向,從文理法工四個方向培養人才。

接著,在十月初九的教育改革會議上,蘇詠霖提出了對施教教材變更的要求。

當然,他也沒有把舊士紳們完全甩開,還是做了一些退讓的。

文科教材可以最大限度保持舊有的教材,比如舊有的五經,暫時先加上《荀子》,以此為出題範圍,最大程度上讓現有的士子們可以參加文科考試,而不至於兩眼一抹瞎。

當然,蘇詠霖提出,洪武二年科舉考試當中文科考試的題目,出自《荀子》的題目不能少於三成。

孔拯知道,這已經是皇帝最大程度的讓步了,如果這都不接受,皇帝分分鐘能給你把《荀子》出題量提升到五成,到那個時候,大家就真的懵逼了。

所以一看還有人想要提意見,孔拯立刻站起來高呼陛下聖明,把這一頁揭了過去。

接著蘇詠霖還要求文科士子不單單要學習五經,還要懂得農業,因為農業是國家的立國之本,文科士子必須要對農業有所了解。

於是他又為文科士子增添了《齊民要術》等農業專著,要求文科士子在學習儒家經典的同時,也要對農業有所了解,而這樣的考試規定將在洪武五年的科舉考試當中正式落實。

接下來是理科考試。

蘇詠霖為理科考試劃定了《九章律》、《張丘建》、《夏侯陽》、《周髀》、《五經算》等唐朝科舉明算科的考試教材。

接著又增加了《管子·地員》、《水經注》等地理教材,最後又增加了《墨經》這一考試教材。

但凡是被定為科舉考試教材的書籍必然被大規模刊印、流傳,所以對於這一點,禮部部分官員反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