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2章 失去先機的劉錡

關於守江必守淮的事情,不只是劉錡,南宋朝中的有識之士也早就提出來了,他們也希望朝廷可以改正。

奈何紹興和議之後,南宋生怕與金國產生什麽摩擦,本身淮南地也面臨著黃河改道和泛濫的風險,投入大筆資金構築長期軍事防禦設施有點劃不來。

萬一大水泛濫,就足以把淮南地的軍事防禦設施全部沖毀,到時候血本無歸,賠錢的還是朝廷。

這樣一考量,主和的南宋政府幹脆定下了重點防禦長江各大渡口而不是重點防禦淮河的決定,將防線後移。

一來避免黃河泛濫帶來的危險,二來也能增加軍事緩沖區,防止和淮北金國擦槍走火。

一旦開戰就準備放棄淮南,以淮南地拉長敵軍補給線,增加宋軍防守獲勝的可能。

而且萬一戰爭期間黃河泛濫,那麽宋軍就等於躺贏,不戰而勝,北方軍隊不敗而敗,豈不是美滋滋?

懷著這樣的想法,南宋的這一策略一直被貫徹下來,哪怕是金國覆亡之後,這一策略也得到了充分的延續,沒有被改變。

而當劉錡從京湖戰區調防到淮南戰區的時候,就發現南宋政府不在淮河一帶設下防禦的做法實在是不太安全,便屢次上表要求駐防淮河沿岸的重鎮。

他打算把總指揮部設在淮南重鎮揚州,分兵防守寶應和盱眙,三地互相策應,以此力保淮南不失,又打算駐軍清河口,以監視、阻擋明軍可能的南下。

朝廷一開始沒有回應劉錡,不曾理睬他。

當時的朝廷只想要和平,誰能顧及到戰爭?

注定建設淮河防禦的行為萬一被明國誤解了,引得友邦驚詫,那可如何是好?

直到明宋戰爭陰雲密布,朝廷才重視起了劉錡的建議。

周麟之出使勝算渺茫的時候,朝廷忙不叠的允許了劉錡重點駐防淮南重鎮的建議,允許劉錡出鎮揚州,並且實現他的三地駐防計劃,還主動給他提供了數量不小的軍費。

劉錡得到朝廷允許的時候已經是三月二十日,距離明軍出兵只剩下三天,他再怎麽緊趕慢趕也是做不到的。

除非有火車,否則根本不可能在三天之內實現他的淮南駐防計劃。

更別說劉錡從京湖戰區轉移到江淮戰區之後,面對鎮江府的軍隊也是花了好長時間、換了一批軍官才勉強掌控住,否則鎮江府的軍隊他根本指揮不動。

南宋軍隊裏大大小小山頭林立,劉錡雖然是在兩淮地區起家的名將,但是後來被解除兵權,調任荊南知府,做了文官。

一晃十多年過去了,物是人非,劉錡當了很久的文官,早已不再是軍隊序列的戰鬥武將,就算劉錡曾經擊敗金軍威名赫赫,也不免為軍中派系所累,對指揮軍隊非常頭疼。

鎮江府大軍原先的都統制是劉寶,劉寶被彈劾去職之後才由劉錡接任,劉錡等於是空降的都統制,軍中尚且懷有疑慮,對他的命令多陽奉陰違,不予理睬。

無奈之下,劉錡只能向朝廷請命調集他侄子劉汜在內的親信舊部來幫助他掌控軍隊。

這種情況下,朝廷倒也沒有為難他,允許了他的請求,可盡管如此,他依然需要時間整合軍心,收拾掉不聽話的刺頭兒。

而明軍的行動確實出乎劉錡的預料。

當他三月二十日他得到朝廷允許駐防淮南地之時,他尚且認為明宋雙方就算要開戰,也應該還有一個月到兩個月的時間,明軍需要調度,需要安排,不可能立刻發起進攻。

他並不知道明軍的調度已經全部完成,就等著下令了。

他覺得這段時間足夠他從容的調遣軍隊安排淮南防禦了。

於是他三月二十日當天派了人去揚州安排大軍渡江之後的情況,三月二十二日才開始整頓軍隊準備渡江。

他萬萬沒想到,三月二十三日,明軍就發兵了。

當時淮南地根本沒有可以和明軍對抗的軍隊,官員忙不叠的南逃,把城池拱手讓給明軍,明軍進展迅猛,一路上幾乎除了趕路就是趕路。

當三月二十六日劉錡得知明軍出兵的時候,明軍已經攻到了寶應縣。

劉錡大驚失色,立刻做出安排,讓麾下大將王剛立刻帶領一萬兵馬搶先渡河,火速趕往寶應駐防,希望還能來得及,如果來不及,那就退而求其次,駐防高郵,堵住明軍南下之路。

王剛率軍在淮南地疾馳猛進的時候,三月二十八日,明軍攻克了高郵縣,王剛得到消息的時候知道大事不好,但是也無法繼續北上,只能就近選擇露筋鎮駐防,把消息告訴劉錡,詢問接下來該怎麽辦。

三月二十九日,劉錡剛剛拖著病軀從鎮江府移鎮揚州的時候,就得到了王剛的匯報,得知明軍已經占據了高郵,有進一步南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