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4章 民情咨詢室(第2/3頁)

而有些問題涉及到軍國大事,涵蓋面太廣,牽扯人群太多,半數表決法會引發劇烈爭端,乃至於撕裂群眾,故而采取三分之二多數法。

因為這次的表決僅僅涉及到復興會內部的事情,所以也沒有太多的議題需要討論多數還是少數,於是一陣討論之後,這個決議再次被全票通過。

事實上很多人還是懵懵的,沒有理解蘇詠霖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麽。

這樣做限制的是他自己的權力,是他自己乾綱獨斷決定一切的權力。

也是限於慣性,既然蘇詠霖既然這樣說了,他們就這樣做了,跟著蘇詠霖反正準沒有錯。

只有少數人不這樣想。

比如辛棄疾,比如孔茂捷。

辛棄疾深思熟慮之後,才遵循本心舉起了手。

孔茂捷則是非常高興地舉起了手,感覺當初他的選擇是沒有錯的,他很高興。

在他看來,這是蘇詠霖實現自己的承諾的第一步,而在此之前,蘇詠霖和一個正常的傳統意義上的“明君”並沒有什麽區別。

第二個決議順利通過之後,蘇詠霖又發起了第三個動議。

涉及到復興會的基層組織和復興會的一些運作原則。

“因為這份報告的內容,讓我意識到咱們的基層還是出了一些問題的,並不是沒有貪汙腐敗就是萬事大吉,這種只顧上級指令不顧農民實際情況的行為,一樣非常嚴重。

而這件事情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我在問題考慮上的不周全,以及沒有盡快推行我們應該做到的事情,這個方面,我已經檢討了,所以接下來我就提議解決方案。

我的解決方案是,我們不能關起門來做決策,必須要敞開門來聽意見,我們所做的決策最終都將由民眾來承受,他們是承受的主體,如果真心為了他們好,怎麽能不聽他們的意見呢?”

蘇詠霖舉起了手裏的監察部調查報告,開口道:“然而這份報告上所體現出來的問題,就在於此,就在於某些基層官員已經習慣了關起門來做決策,而不傾聽民眾的意見。

如此一來,民眾受到了侵犯,官員也將面臨民眾的反制,這對於我們大明朝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我們建立起來的根基就是千千萬萬的普通民眾,他們反對我們,我們還有什麽存在的必要?”

蘇詠霖的意見在與會會員群體中引起了一陣小小的議論。

孔茂捷隨即舉手表示要發言。

蘇詠霖點了點頭。

“我想問的是,如何做到不關起門來做決策呢?決策畢竟是需要從政經驗來輔助的事情,民眾的意見可能一人一個,完全不同,甚至互相對立,我們又該如何取舍呢?”

孔茂捷的問題引起了很多會員的贊同。

蘇詠霖也點了點頭。

“問得好,這是個好問題,這也是我要解答的部分,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很正常,但是從大方向上來看,總能找到能符合最大部分人群利益的選項。

而且在我看來,沒有一個一成不變的政策,就像是治理黃河,黃河泛濫的時候需要大修甚至改道,黃河平緩之後只要時常注意打點一下就可以,隨著情況不同,政策需要隨時調整。

這方面就要求我們必須時刻與民眾保持最緊密的聯系,我們需要民眾每時每刻為我們提供最新的狀況,再根據民眾所提供的最新的狀況調整我們的政策。

我們需要知道什麽政策在什麽時候是最合適的,也需要知道這個政策從什麽時候開始不那麽合適了,到了需要調整的時候,否則,就要危害民眾,危害國家。”

說著,看到與會會員們都在思考,蘇詠霖敲了敲桌子,加重了語氣。

“諸位都要牢牢記住,我再說一遍,沒有永遠適合一個國家的一成不變的萬全政策,沒有,絕對沒有!比如唐之府軍,唐太宗、高宗時尚且能夠發揮巨大的能量,到了玄宗時,已然崩潰,不能再用。

比如漢之察舉,魏之九品中正,最開始都能發揮積極的作用,為中央把持選官之權貢獻制度基礎,可越是往後,越是失控,越是變質,全然無法運行了。

咱們的政治上從來就有一個誤區,總是在追求一成不變的萬世之法,可是數千年過去了,數千年的史書中,我讀到的最根本的一個道理就是,沒有萬全法。

我們必須要知道,水在不斷地流動,風在不斷地吹拂,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斷的運動之中,它們絕不會停下,所以我們也不能。”

任何謀求萬世法的行為在最後一定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這是蘇詠霖最後做出的總結。

與會會員連連點頭,還有很多人拿起紙筆開始記錄蘇詠霖說的話。

這莫名的一幕讓蘇詠霖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但是轉念一想,這並非沒有積極意義,於是便沒有多說什麽,耐心等著他們記錄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