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2章 這是工地上這群農民工能吃上的豬肉?

他們動搖的同時,午餐的時間到了,王祈去看了看今天工地的夥食,然後笑著走了回來。

“巧了,今天正好是吃肉的日子,午餐和晚餐兩頓正餐都有肉吃,早上喝的都是菜肉粥,三位可願意在工地上對付一餐?”

陸遊和虞允文愣了一下,然後看向了一直都沒說話的陳康伯。

陳康伯猶豫片刻,點了點頭,似乎有些想要確認的事情,於是答應下來。

王祈笑了笑,就讓人去給三位主要使者還有南宋使節團的其他隨員們打飯,搬來桌椅準備讓他們坐下來吃飯。

打飯的時候,陳康伯似是有心似是無意的詢問王祈,問他們這麽些人加入進來吃飯是不是不太好,會不會讓工人不能吃飽。

王祈搖頭,說他們不用擔心。

“工地上的飯向來都會多做一些,民工們經過一個上午的勞動之後總是胃口大開,炊餅蒸餅論斤吃才能吃飽,所以工地上做飯也是猛火大灶,盡量做得多一些,留有余地。

不怕吃剩下,就怕吃不飽,吃剩下不要緊,吃不飽才要緊,自然,吃剩下的東西也不擔心浪費,因為工地工期長,好幾年的時間,所以每一段工地附近都會紮個圈子養豬。

這大家夥兒吃剩下的泔水就送去喂豬,泔水都是好東西,豬也不挑食,吃了泔水長膘快,要不了多久就能宰了吃,哈哈,今天吃的肉就是工地上自己養的豬宰了的肉。

這養豬也有好處,除了豬,做飯的夥夫們還自己搞了菜園子,用豬糞做肥料,種一些綠葉菜,長勢也不錯,所以工地上的夥食費用還能省下來不少。”

“這……我……”

陳康伯一時沒反應過來,也不知道該感慨工地上糧食的富裕還是可循環利用的優秀思維,但是思來想去,還是把矛頭集中在了豬身上。

“豬肉?”

“啊,豬肉,很香的。”

王祈笑道:“大明吃豬肉吃的可多了,很多人都喜歡吃豬肉,對了,當年蘇東坡先生不是特別擅長做豬肉嗎?南朝現在還是不怎麽吃豬肉嗎?”

“這……倒也有,只是不多。”

“放心好了,大明的豬肉可香了,這工地上別看是大灶,大火燉出來的豬肉香的能咬舌頭。”

王祈這話說的不假,大明朝的養豬業早在中都總務局時期就開始了改變。

早在東漢時期,中國就已經出現了劁豬匠這個行當,只是一直以來這個行當都沒有興盛起來,劁豬法也沒有在養豬行業內推廣,盡管在部分地區已經有了肉豬不分公母都需要劁掉這個規矩,但是在大部分地區,還是沒有這樣的規矩。

蘇詠霖攻克中都建立總務局之後,授意一些掌握劁豬技術的人集中起來對養豬業進行技術革新,廣泛傳授飼養者以劁豬之法。

從此以後大明養殖的肉豬除了種豬之外,其余的豬不分公母全部劁掉,由此變革了養豬業,大明朝的養豬行業開始興盛。

豬要是不劁掉,則不分公母,吃掉的糧食大部分都用於積蓄精氣用於繁衍,很難長肉。

公豬不劁,身材瘦長,母豬不劁,身材婀娜,且性格暴躁,容易傷人,很不好飼養,肉味也不好,宰掉之後腥氣很重,不用大量香料、糖類就不能掩蓋腥味,自然也不好吃。

所以豬肉也就在中國做了好多好多年的賤肉,但凡是有點档次的人家都不會讓豬肉上桌,否則會成為大家的笑柄。

但是豬一旦被劁掉,則公豬母豬都清心寡欲,性格變得溫順,開始安分長膘,吃多少長多少,長的賊快,肉腥味也大大減少,烹飪起來的難度和成本也大大降低。

於是乎豬相對於其他牲畜的優勢就開始凸顯出來。

所以從洪武元年開始,大明朝的養豬場一年比一年多,國營的大養豬場和私人營業的小養豬場很快遍布各行省,豬肉很快占據了民間大部分的肉類市場,成為百姓喜愛的主要肉食。

豬肉的價格原本是【賤如土】,受到歡迎之後一度上升,但是隨著國營養豬場的全面進軍,大量豬肉殺入肉類市場,豬肉價格逐漸回落到了一個正常的水平。

大明平民百姓就喜歡時不時買點豬肉回去解饞,而到了逢年過節或者收成之後,手上有了錢,就會拖家帶口去市場買一整只豬腿,乃至於買半只豬,再買點醬油,帶回去好好燒幾天的紅燒豬肉,狠狠吃一頓肉。

因為飼養革新之後的豬肉味道很香很好吃,價格也不貴,乃至於曾經占據民間餐桌優勢的雞鴨鵝魚和羊肉都開始退居次要,豬肉成為百姓餐桌上主要的肉食,民俗有了極大的改變。

王祈知道這是明國的情況,至於南宋有沒有這樣的情況,他不太了解,可想來應該是沒有的,否則這些官員怎麽一聽到吃的是豬肉就面色不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