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5章 抵達中都

事實不會因為個人的意志而發生什麽轉變,人類的主動能動性終究也是有限的。

正如蘇詠霖難以依靠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讓大明軍隊實現徹底的鳥槍換炮,就更別提陳康伯等人試圖憑借自己的個人意志扭轉明國的真相。

純粹是癡人說夢。

可能他們自己也意識到了不對勁,接下來的旅途中甚至沒有提出要去什麽地方看一看、順便刺探一些情報之類的,完全就是在埋頭前進,有點鴕鳥受到驚嚇之後的風采。

陸遊卻依然保持著旺盛的興趣,試圖深入觀看明國真實的民間生活,卻因為陳康伯和虞允文的反對而不能實現。

“吾等職責乃是前往中都拜見大明皇帝,沒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只需要前往中都完成使命即可,其他的事情完全可以等到了中都再去做,無需多言!”

陳康伯嚴厲訓斥了陸遊,使得陸遊什麽也不能做,想要沿途看看明國的基層狀況也不能得到允許,心中頗為苦悶。

時間到了洪武四年九月初,南宋使節團抵達了中都,在此之前數日,蘇詠霖從開封返回了中都,做了一些迎接南宋使節團的準備。

雖然實質上已經和南宋撕破臉,毫不掩飾自己想要滅宋的戰略,任由《洪武政論》在南宋境內大規模流傳,但是名義上南宋依然是明國屬國,是明國最大的屬國,面子上還是要做點工作的。

蘇詠霖通過天網軍在南宋整理匯總到中都的情報,得知了不少關於《洪武政論》在南宋傳播的消息,甚至也知道了那個公開在臨安城內宣讀《洪武政論》並且公開聲討南宋體制的官員之子的事情。

他到底是出於對現實的失望、對科舉制度的厭惡而這樣做,亦或是通過閱讀書籍而真心地認同擁護自己的理念?

蘇詠霖不敢確定。

但是他得知這個官員之子在臨死前沒有求饒,反而大笑,他心中有所感觸。

沒人知道這個人到底是怎麽想的,但是他的灑脫,倒真有了幾分殉道者的味道。

蘇詠霖深深為之感嘆。

九月初一日,陳康伯率領南宋使節團抵達了中都城南的駐軍亭驛站。

這是當年蘇詠霖領兵攻打中都時駐軍的地方,現在是很多地方官員抵達中都之前必經的重要驛站站點,規模很大,有超過一百名工作人員,規模之大足以容納六七百人居住在其中。

從駐軍亭往北二十裏,便是大明國都中都城。

南宋使節團在駐軍亭驛站休息了一天,九月初二日上午,他們出發前往中都城,九月初二日下午,他們緊趕慢趕,趕在夕陽時分抵達了中都城外,完成了此次一半的旅途。

眼望著中都城,南宋使節團成員無不感到震撼。

原因無他,中都城實在是太高大太雄壯了。

作為原先金國的首都,完顏亮其實並沒有來得及對中都城大興土木就準備南下遷都開封了,蘇詠霖拿下中都之後才正式對中都城進行了一系列的擴建和改造,把中都城打造為了大明第一雄城。

之所以這樣做,理由也很簡單。

其一是為了增強中都城的軍事屬性,讓中都城成為華北軍事重鎮,成為扼守中原的屏障,同時也將成為控制遼東和長城的跳板,不僅作為首都,也要作為軍事重鎮而存在。

其二就是為了彰顯大明帝國的氣勢,作為首都,不高大雄壯不足以體現出大明帝國的國力雄厚、國勢興盛,這是一種象征,類似於一個人前往正式場合參加社交活動時對自己的打扮。

雖然平時肯定不這樣,但是關鍵時刻必須要正式打扮,以此顯示自己作為一個社會人的體面和莊重。

比起五年多以前的中都城,現在的中都城完全變了個樣子,蘇詠霖幾乎是重新建造了中都城的外城墻,比起原先的中都城擴大近三倍。

這還不算,中都外城墻其實至今尚未完工,未來還要繼續擴大規模,使得中都成為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巨城。

據洪武四年三月份的人口普查報告顯示,中都城的常住人口已經突破八十萬,算上日常流動人口,分分鐘突破百萬規模。

城市居民,外地商業人口和手工業人口把整座城市盤活,作為承接中原、連接遼東和大草原的交通樞紐,中都城擁有其他任何一座城池都沒有的繁華和興盛。

在這個逆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中都城的人口不減反增,商業日漸繁榮,以中都城為核心的華北經濟體系正在成型。

這足以體現出蘇詠霖經營之下的中都城到底有著何等的旺盛生命力。

如此巨大的人口規模,當然也需要一座巨城用以容納。

而就眼下來說,南宋的臨安城其實在人口規模上並不比中都城差,甚至於比中都城還要多上一些,商業也相當繁華,但是整座城市無論從什麽角度上去看,都只能看出繁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