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矛盾的顯露(第2/2頁)

隨著明國內部的和平局面日漸穩固,人們的思想正在發生蛻變,正在自主演化出多種可能性,但是思想卻受限於生產力的制約而無法進一步的向上。

人民的思想進步與落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已經初步顯露出來。

因此,蘇詠霖主導著聯席會議將未來五年計劃的主要方向集中在各項技術的進步上。

也通過這件事情,蘇詠霖成功將肖翠和趙惜蕊推倒台前,把婦女部推到了台前,一舉掃除了橫在婦女部面前的發展困境。

朝廷和復興會各部門不說打心眼裏認同婦女部的建立和工作的開展,至少,沒人敢在明面上消極合作了。

肖翠作為婦女部主任、趙惜蕊作為婦女部副主任的格局也就此確立,風言風語一掃而空。

這一次的爭論算是告一段落了,可蘇詠霖總覺得下一次就在不遠的地方等待著自己,自己必須要抓緊時間把理論完善,盡快將洪武政論第三卷和一些思想理論上的東西補全。

然後,將相當一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技術發展的工作上去。

預感到下一階段的工作依然非常難做的同時,蘇詠霖感到了真切的疲勞。

但是沒辦法,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必須要走下去,沒有停下來或者往回走的可能,他選擇的路沒有回頭路,他也不準有回頭路,誰要回頭,就是他的敵人。

中都發生一系列大辯論的同時,江南也在進行著激烈的經濟戰爭。

離開中都南下泉州之前,林景春主持財政部會議,對財政部下轄的國營產業部門進行了增設。

為了順應蘇詠霖的建議和未來局面的改變,林景春上表朝廷,將原先沒有的茶葉司、漆瓷司增設了出來。

茶葉司負責茶葉相關的全部工作,包括茶樹種植、茶葉收獲和茶葉制造,以及最後的成品生產和發售,全國茶葉產地的茶葉工場也由茶葉司管理。

漆瓷司也很簡單,負責全國所有品類、等級的瓷器、漆器的相關工作,包括原材料的管理、制作工場的管理和最終的銷售。

織造總局原先就存在,對於出口的拳頭產品——高档絲綢就不需要另外設置部門來負責了。

茶葉、絲綢、瓷器和漆器,這些古代中國對外貿易出口的拳頭產品都是久經市場考驗的老資格選手,深受海外市場的歡迎,只有來不及制作,沒有賣不出去的。

原先明國沒有設置茶葉司和漆瓷司的理由很簡單,不是沒有相關產業,而是朝廷沒有余力支持瓷器產業,競爭不過南宋,搞不起來出口。

出產瓷器的窯場有官窯和民窯之分,一般來說官窯的生產產品是直接提供給皇族和其他權貴享受的,一般百姓享受不到,商業出口也基本上不搞,不怎麽在乎成本之類的,所以技術特別高。

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中,汝窯、官窯和鈞窯就是官窯性質的窯場,其中汝窯和官窯是純粹的官窯,產量不大,技藝高深,民間窯場不能相比,而鈞窯則分為官鈞窯和民鈞窯,官鈞窯則是專門向官方提供服務的。

除了這三者之外,其余大部分窯場都是民窯,導向是商業導向,主要為了賺取利潤擴大規模並且生存下去,為此也發展除了極具特色的高超技藝,在某種程度上並不輸給官窯的精美。

只是官窯不在乎成本,民謠在乎成本,多少有些差別就是了。

宋代的八大民窯系分別是磁州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定窯系、景德鎮窯系、龍泉窯系、建窯系和吉州窯系。

位於北方的有四個,即定窯系、鈞窯系、磁州窯系和耀州窯系。

位於南方的則是景德鎮窯系、龍泉窯系、建窯系和吉州窯系。

雖然八大窯系裏有四個位於北方,但是隨著金宋戰爭和宋室南遷等一系列事件,大量北方陶瓷工匠南下,沒有留在北方為金國統治者所用,比如定窯系就有大量工匠跟隨宋室南遷。

他們的目的地是景德鎮,他們帶去了定窯的燒制技術,與景德鎮的燒制技術合二為一,創造了很多珍品,使得景德鎮瓷器進入到全盛時期,成為珍品級藝術。

沒有離開家鄉留在本地的工匠們也因為戰亂或者各種原因消極怠工,不破壞就不錯了,根本不可能幫助金國統治者把燒制瓷器的狀況恢復到北宋的盛況。

且金國自從建國一直到完顏亮死在蘇詠霖手中,一直處在政治動蕩之中,且戰亂不斷,根本不存在發展燒制瓷器技術的土壤。

所以,明國無法在瓷器技術上和南宋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