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起義是必然的

一支商隊倒黴背後往往是一整個商業小團夥的倒台,一個商業小團夥倒台,意味著幾十號人乃至上百號人的生計成了問題。

做不了商業了,那就只能回歸農業混口飯吃。

家裏有土地的還算是幸運的,還能回家做農活,有口飯吃,家人不至於眼睜睜看著自家血親餓死,一人擠出一口糧食給他吃,人就活下來了,問題就能延後解決了。

可事情往往沒那麽簡單。

這年頭安土重遷,能在家裏做農活誰不願意呢?

能到城裏面做活兒謀生的,往往是家裏沒有土地了,家裏土地給強勢的地主用各種手段搶走了,無奈之下只能拖家帶口到城市裏做小工賺點吃飯的錢。

就這日子也是緊巴巴,一家人小心翼翼過日子,一文錢掰成兩半花,能省一點是一點,扣扣索索的攢下一點點錢來,十分不容易。

市場穩定的時候,倒也不至於吃不上飯,偶爾效益好的時候遇到有點良心的主家,還能賞點錢,那就能開葷吃點好的。

然而市場一旦出現波動,問題就大了,沒活做了,也就沒了收入,吃飯也就有了問題。

家裏人少還能扛一陣子,家裏人要是多,那真是要命,家裏要是再有幾個長身體的孩子,那更是要了老命了。

這年頭也沒什麽低保概念,也沒什麽失業金保險金國家兜底福利,說是有各種救濟設施,官府也吹的天花亂墜,但要真是有用,還會有那麽多人被餓死嗎?

簡單來說,那就是出了什麽事情都要自己扛著,上面人才不會管底下人死活。

隨著時間推移,成都府的失業人口越來越多,上街找事情做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市面上能做的事情卻越來越少,招人的商家、大戶人家也越來越少。

越來越多的人漫無目的的走在街上,癱在街道兩旁,眼睛裏全是濃的化不開的愁緒,完全不知道明天的路該怎麽走,不知道下一頓飯在什麽地方能搞到。

然而這第一批失業人口的出現只是開始而已。

隨著明國與江南國對川蜀進行全面經濟封鎖的消息逐漸傳播,川蜀內部市場受到了強烈沖擊。

被經濟封鎖,也就預示著無法從外部獲得收入,所有商業行為只能內部循環,只能從內部進行商業活動,而內部商業消化能力終究是有限的,商品生產出來是要消費的。

失去了經濟流通和外部市場,沒有實際生產力和消費能力支撐的虛假經濟繁榮瞬間就被打回了原形。

最先倒黴的也就是最繁榮和最依賴外部市場的絲織行業,一個經濟封鎖直接把絲織行業幹死九成,大量從業人員失業或者即將失業,連一些經營規模不大的商家本家都面臨破產危險。

然後是城市裏那些做工商業人口生意的小商家,小飯館、街邊行腳攤子之類的。

他們做的就是城鎮市民階層的生意,而龐大的工商業人口失去了工作,沒錢來照顧他們的生意了,他們的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

隨著經濟封鎖的消息進一步傳播,越來越多的商家恐懼於生意不能繼續下去,為了不虧錢,只能主動辭退店員關閉店面,停止經營。

又一批失業人口出現了。

城鎮失業人口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沒有生計,他們只能互相爭搶少得可憐的工作機會,彼此之間拼命內卷,試圖把其他人擠下去。

盡管如此,機會還是越來越少,吃不上飯的人越來越多。

於是,川蜀社會開始出現不穩定的跡象。

對於這種情況的出現,蘇詠霖早就預料到了。

對川蜀商品經濟的打擊會讓川蜀社會發生劇烈變動,短期來看會引發城市工商業勞動者也就是最早的無產階級的反抗,長期來看必然會引起川蜀的農民起義。

商品經濟破滅之後無法獲得足夠資金的成都朝廷必然把手伸到土地上,而打擊豪強大戶的能耐他們是沒有的,只能欺負自耕農。

農民會躺平任由他們的剝削和壓迫嗎?

起義是必然的。

而這就是他要的成果,他要在川蜀重現當年趙玉成在江西的成功。

明國最大的優勢是什麽?

是軍隊嗎?

不是,是一套足以摧毀整個封建社會運轉規則的全新思想理論體系,是可以埋葬這個陳腐世界的思想武器。

有了這套理論和這把思想武器,人在哪裏,組織就在哪裏,組織在哪裏,鬥爭就在哪裏。

就和當年江西的事情一樣,雖然明國還不能直接派兵幹預,但是他們可以做到成都朝廷意想不到的事情。

在對成都朝廷發起經濟封鎖的同時,蘇詠霖著手開始組織復興會川蜀分部,他親自著手挑選人才,準備給這個分部安排一些政工幹部、軍事幹部和經濟幹部,該有的都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