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集體農莊(第2/2頁)

這一點一直到明國建立之後的如今也是如此,實際上農民依然可以自由買賣土地,以此維持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以實現明國龐大的恢復發展需求與軍事需求。

只有加入集體農莊之後,農民個人的土地才變成集體所有,才不能任由私人隨意買賣。

在這樣的前提下,讓農民感受到土地屬於他們,農民為了保護自己得到的土地財產,才會拼了命的生產、拼了命的支持勝捷軍和光復軍。

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革命教育,砸碎他們心裏的枷鎖,讓他們發自內心的認同勝捷軍和光復軍,才真的讓勝捷軍和光復軍與農民綁定在一起,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農民子弟兵。

農民們也始終維持著對蘇詠霖的高強度支持,有極高的生產積極性與活躍性。

有這樣的前提,蘇詠霖和勝捷軍才能在最初的革命行動中度過最危難的一段時間,獲得足夠的糧食和兵員支撐,成功站穩了腳跟。

而為了始終保證這一政策的積極性,抑制其負面作用,革命宣傳和把地主掛上東南枝的實際操作就有著非常重大的作用。

復興會的基層組織也在這一時期對土地買賣進行了十分嚴格的監視,對各地區土地買賣的趨勢進行統計分析。

若是發現某個地區的土地交易頻率超乎尋常的高,他們就會去看看這一地區是怎麽回事,是誰導致的土地交易頻率如此上升。

不過好在大部分地區的地主階級被鏟除的比較徹底,農民們又剛剛翻身,普遍沒什麽錢,土地買賣情況比較簡單好控制。

尤其是在洪武三年四年大清洗運動之後,地主階級被成建制的徹底消滅,大明國內各地方土地交易幾乎停滯。

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詠霖開始試推集體農莊政策,打算試試水,看看農民在實際困難面前會不會想要做出改變。

一旦他們接受了,集體農莊政策確立了,那麽實際上也就完成了從土地私有到土地公有的轉變,土地公有制也就不再是紙面條款了。

農民們熟悉這個和徭役一個種類的工程制度,不覺得奇怪,甚至覺得做工是天經地義的。

只是明國治下這個工作不僅管飽飯,還給工錢,算是雇傭,比之前連飯都管不好的徭役要好的太多太多,所以農民們很難割舍這個不僅吃得飽也吃得好還有錢拿的工作。

有肉吃,有錢拿,切切實實的好處非常吸引人。

但是同時他們也不能割舍土地上的工作,不能不種地,種地才是他們的主業,不種地就沒有糧食吃,就沒有安全感。

兩難的問題擺在面前,他們很難選擇。

而恰如其時的,大明國給了他們一個選擇。

集體農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