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進來,歡迎,退出,好走(第2/2頁)

推行集體農莊政策的第二年,燕雲地區較之前一年少雨,略幹旱。

官府修建的水利工程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所以災害不嚴重,糧食減產量比較有限,大局沒有任何改變。

但是放在一個區域內,個人和集體之間的差別還是十分清晰的體現了出來。

一邊是眾人拾柴火焰高,一起挑水一起用,輪班輪流挑水、休息,生產規劃科學有效,效率很高,大家集體克服困難,保證了集體土地的生產規模和成果。

一邊則是步履艱難,土地減收難以避免。

秋收時節,集體農莊內部工分分配之後,農莊成員的收入普遍高於個人農戶,對比十分清晰,幸福指數大幅度攀升。

局面逆轉了。

隨著宣傳力量的加強,秋收之後,大量感受到個人力量渺小而集體力量強大的農民要求加入集體農莊,直接形成一股加入集體農莊的風潮。

最後經過統計,整個試驗區內直接有百分之九十三的農民加入了集體農莊。

還剩百分之七就是不要加入,可能死要面子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蘇詠霖都聽說了,之前最早一批農民選擇加入集體農莊的時候,有不少人對他們冷嘲熱諷,覺得他們加入農莊就是著了官府的道,官府就是要借這個集體農莊把他們的土地拿回去。

絕對不加入,說什麽都不加入。

那也沒關系,不強迫。

倒是試驗區之外的農戶們聽說了集體農莊使用集體的力量挑戰缺水困境的消息之後,紛紛表示對集體農莊很是心動,詢問當地農會他們這邊什麽時候也能搞個集體農莊試試水。

看得著的好處擺在眼前,那還有誰真的傻嗎?

於是在第三年,洪武六年年初的時候,中都地區的集體農莊數量較洪武五年直接增加了三倍,集體農莊成員規模也大幅度攀升,集體農莊政策初步受到民間的承認。

這一點讓蘇詠霖很高興。

而在河南、山東之地,因為黃河工程的存在和長期的災害經歷,農民們普遍對集體農莊存在著更大的需求度和接受度。

且因為地理因素,他們長期與官府合作,該地區加入軍隊的人數很多,支持軍隊進行征戰的次數很多,白條流通程度最高,屬於絕對的革命老區。

這些地區的民眾普遍更加信任明國官府,對明國官府也缺少燕雲地區農民的那種戒備感。

加上復興會組織對燕雲地區集體農莊推行的故事的宣講,洪武六年山東與河南地區的集體農莊一經推行就迅速占據了整個農戶規模的五成以上,然後快速突破七成。

到三月份,這一數字穩定在了八成八左右,暫時不到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