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川東之戰

水戰不是河南兵團擅長的戰法,他們是陸戰王者。

面對宋軍的水上封鎖,他們繼續翻山越嶺繞小路,從後方奇襲宋軍駐地,出其不意進攻宋軍,使得宋軍崩潰。

宋軍其實也是冤枉,因為他們實在缺乏翻山越嶺穿插偷襲的能力,受限於軍隊體制,宋軍要是搞穿插戰術,除非是那種非常精銳類似於主將親兵的軍隊,否則絕大部分宋軍都辦不到這點。

不僅有士兵長期營養不良的因素在裏面,也有宋軍訓練度不足的問題在裏面,對於大多數宋軍來說,進入山區就等於有機會開小差。

鉆進山區是幾千人的大部隊,出來之後估計就是幾百人衣衫襤褸精神恍惚的叫花子了,其他人全跑了。

對於明軍頻繁在山林聳立之地進行穿插戰術的事情,宋軍從軍官到士兵都很難理解。

為什麽他們能像神一樣翻山越嶺,從不可思議的地方殺出來,如猛虎下山一樣沖過來,給他們巨大的殺傷。

很多宋軍不是不能打不願打,而是被明軍神出鬼沒的穿插戰術搞得有點神經衰弱了,明明看到明軍從正前方襲來,打著打著忽然後院失火老家被燒,退路都沒了。

這還怎麽打?

所以巫山縣之戰中,宋軍防線再次被明軍輕易撕破,還是從後面撕破的,菊花不保的情況下,宋軍集體失去戰鬥意志,只想著盡快逃到安全的地方。

前線指揮官向茅志文傳遞軍情,大罵明軍不講武德,打仗專門沖著咱們的後庭,後庭不保,這仗打不下去。

於是宋軍有理有據的迅猛轉進。

這一回,明軍追之不及,只能看著宋軍轉進如風,一點辦法都沒有。

唯一的戰果就是把宋軍打崩潰了,得以再次把戰線往前推,宋軍鐵索連江的戰術失效了。

茅志文頓時感覺壓力山大,甚至面對明軍的攻擊有點驚恐,不知道該怎麽反抗。

巫山縣之戰後,宋軍主力只剩下一萬兩千多人,前面是兇神惡煞的明軍,後頭是不知道什麽情況的革命軍,成都朝廷那邊又因為通信渠道受到阻礙而無法順暢聯絡,連求援都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更要命的是他甚至不敢確定成都朝廷能不能扛過這一次的危機。

聽說成都朝廷的情況很糟糕,交子都崩了,自身一塌糊塗,派兵的可能性都不大了。

茅志文身邊只剩下一萬多人也完全不能給他任何安全感,面對明軍進攻連吃兩次敗仗更讓他對未來產生濃烈的絕望感。

能扛住嗎?

如果扛不住的話會死嗎?

會死得很慘嗎?

茅志文陷入了劇烈的動搖。

而此時此刻,他的親弟弟茅志武對他的勸說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說破天,成都朝廷也是個名不正言不順的朝廷,不知道從什麽地方竄出來的人做了皇帝,還要咱們效忠於他,他算什麽?臨安城裏的那個才是貨真價實的,咱們這叫造反。

拋開一切不說,就連造反都弄得一塌糊塗,搞得現在整個川蜀都亂了,我完全看不到那群人什麽復興大宋的可能性,分明是要拉著咱們一起死,都到這個地步了,咱們還有必要為他們而死嗎?

趁著咱們手上還有軍隊,還有明軍想要的要塞,咱們投降過去,還算是有點價值,有功勞,不說大富大貴,求個安穩不難吧?明國不會那麽不講道理吧?”

劇烈的動搖之中,茅志文覺得弟弟說的話很有道理。

明國說是說搞什麽清算政策和戰犯政策,但是對於主動投降的,好像也沒什麽過分舉措。

他們兄弟現在手握軍隊和防禦要塞,還算是有不小的軍事價值,趁此機會投降,說不定還能撈到不錯的條件。

於是在重重壓力和威懾之下,夔州防禦使兼前線宋軍統制官的原吳璘部將茅志文做出了符合自己利益的選擇。

他主動率兵向明軍投降。

不打了,打不下去了,我投降,只求活命,別殺我,別清算我,行嗎?

當然可以,我們歡迎投降,對於主動放棄抵抗的人,我們是有優待政策的。

只要你願意接受我們的革命改造,重新做人還是可以的。

陳喬山倒是沒想到茅志文那麽幹脆的就投降了,但是既然對方投降了,當然要接受。

他很高興的接受了茅志文的投降,率軍進駐奉節,將宋軍解除武裝,收繳兵器,進駐軍事要塞進行占領,然後與茅志文談了一下目前整個川東軍區的狀況。

作為川東軍區的主要負責人,茅志文交代的都是些很有價值的情報,比如大寧監的知監王龍為是個膽小怕事的庸碌之人,只要稍微威脅一下一定投降。

但是雲安軍的知軍範心水不一樣,雖然是個書呆子,但是認死理,性格非常耿直,日常就很難打交道,現在更別說了,所以還是要做好軍事打擊雲安軍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