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劃分川蜀

之後沒幾天,蘇海生和徐通就分頭執行其他的軍事任務去了。

整個川蜀北部和中部但凡還有明軍沒有拿下的地方,不管宋的地方官員是主動投降還是封閉自守,明軍都會前往攻打、占領。

洪武八年二月中旬,川蜀北部、中部地區已經完成了占領,三分之二以上的川蜀之地被明軍實際控制,基本上也達到了宋廷曾經的控制極限。

不僅如此,因為對一些少數居民聚居的州和羈縻地區進行了軍事管制,齊魯兵團的軍事威懾力大大增強,所以明國對川蜀的控制力還要更強一些。

在明軍的武力威懾下,這些羈縻地區暫時沒有鬧出什麽亂子來,根據最新消息,他們一邊進行武裝動員,一邊也在積極尋求和明國方面進行接觸的可能。

看起來,明軍的強力威懾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於是蘇海生和徐通就開始打算和羈縻地區的各少數族群的話事人們進行初步的接觸和交流,要是可能的話,盡快達成一個初步的羈縻協議,然後盡快搞起來雙邊的貿易合作,奠定一個進一步合作的基礎。

岷江以北區域的改造工作已經開始,而岷江以南的民族工作困難重重,需要的不單單是軍力,還有十足的政策力與耐心。

這一工作方向,就是未來川蜀地區明國官府和復興會組織需要忙碌的事情了。

這些消息隨著被俘獲的原先的川蜀統治者們一起向北進發,抵達關中,然後再從關中一路向東,前往燕雲之地的中都。

消息當然取得比較快一些,在趙不息等人抵達中都之前,蘇詠霖就知道了明軍在川蜀戰役之中的碾壓式勝利。

他很高興,下令樞密院嘉獎有功者,為有功者建立功勞簿,然後論功給予應有的獎勵。

接著開始安排川蜀的行政團隊前往治理川蜀。

在此之前,蘇詠霖對原先宋廷規劃下的川蜀地區做了一番小小的更改。

比如把原先軍、監級別的建制全部改成州,只保留州府兩個同等級的行政建制。

宋朝承襲唐末五代的習慣,在軍事要地地區設置【軍】這一級別的建制,又在坑冶、鑄錢、制鹽、牧馬之地置【監】這一建制。

唐末五代的政府最早這樣做是為了體現該地區和正常州府的不同,主要側重於軍事或者冶煉,相關配置也略有些不同。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軍和監也漸漸成為了州府同級的行政規劃,下面也有一樣的縣,成為了正常行政建制,失去了特殊性。

所以蘇詠霖幹脆就把這些建制都給改掉,改成明國慣例的正常的州府級別建制,也算是對全國行政做一個全新的統一。

之後蘇詠霖根據國務會議上的商討結果,下令把整個川蜀地區分成三個行政區,分別建立行政建制展開新的統治。

原南宋利州東路、利州西路、成都府路、潼川路四個路及其大部分所轄州府歸於一體,設四川行省,為川蜀之主體。

將原南宋夔州路及其所轄之達州、開州、大寧州、雲安州、夔州、施州、忠州、梁山州、萬州、涪州、黔州、南平州、重慶府等州府歸入建制,設重慶中直轄。

另外,將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夔州路所轄地區的南部,也就是黔州、涪州、南平州、瀘州、長寧州、敘州、嘉定府、黎州一線以南地區全部劃分出來,單獨設雲貴行省。

這一全新的設定是整個國務會議商討之後的結果。

蘇詠霖主要考慮到川蜀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環境以及蜀人擁立朝廷對抗明國的特殊狀況,意識到川蜀地區強大的本地力量和強大的離心趨勢,決定從地理位置上將川蜀地區分割開來,斷絕別有用心之人據蜀地自立的可能。

用重慶中直轄的設立將蜀中平原東部的山區分離開來,對外通道被重慶中直轄統領,與四川行省互不統屬,則能夠從軍事上和政治上完成對川蜀地區的分而治之。

這樣一來,只要自己內部不出什麽問題,基本上就能保障川蜀一帶的長治久安了。

而雲貴行省的建制則是出於實際考量的結果。

如今明國控制的主要就是岷江以北地區,岷江以南廣大地區還處在明國的實際控制之外,軍隊想要真正深入其中尚且需要不少的波折,更別說是行政力量。

設立雲貴行省主要就是將整個羈縻地區和未控制地區幹脆徹底的劃出來,現階段權力猛攻四川行省和重慶中直轄,將這兩個新的行政區搞定,消化掉,成為進一步南下經營雲貴行省的後方。

而雲貴行省則暫時作為羈縻地區而存在,但是必須要設立一個行省建制,以彰顯明中央對雲貴之地的所有權之正統。

你是行省,不是羈縻地區,哪怕實際上是羈縻地區,名義上,你也是中央的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