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 他笑的和孩子一樣開心(第2/2頁)

基本上他所得到的反饋都是正面的,少數有問題的他就立刻派人去落實調查清楚,親自處理這些事情。

當然了,也有一些比較宏大的事情,比如一些集體農莊內的農民得知黃河工程快要完工了,他們固然高興,但是也覺得以後他們沒有那麽好的工地可以工作賺外快了,那麽家庭收入就要降低了。

集體農莊雖然好,但是他們加入進來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希望可以在保證農業收入的前提下通過做工賺更多的外快,更多的賺錢,提升家庭生活質量。

這也是加入集體農莊的農民比個體戶農民收入更高的原因之一。

可黃河工程結束了之後,他們該怎麽做工賺錢呢?如果沒地方做工賺外快了,集體農莊的意義不就大大降低了嗎?

這個問題倒是讓蘇詠霖有些在意。

他當時的回復是黃河工程結束之後,整個黃泛區還有一波大規模的水利工程建設期,是黃河工程的配套計劃,早就計劃好要行動的,現在正在落實中,想必不用多久就能推進開來。

農民們於是喜笑顏開,感謝蘇詠霖為他們做的事情。

離開集體農莊之後,蘇詠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農民們說的都是實話,個頂個的大實話,沒有一點水分,所以才值得他如此思考。

加入集體農莊,從明政府的角度來看是要讓國家主體經濟的屬性從私人屬性變更為集體屬性,從而完成經濟主體的性質變更,進一步深化大明的革命成果,增加國家對土地這一基本生產資料的掌控。

而從農民本人的角度來看,要說這個事情和革命有多大的關系,別說他們,蘇詠霖都不信。

這事關個人利益的事情,少數人還有可能做出損害自己的利益而維護國家利益的行為,要說廣大農民都那麽做了……

那還真就天下大同了。

對農民的教育一直都在推進,但是目前來看,能完成掃盲就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了,而掃盲階段的農民之所以願意大規模主動加入集體農莊,究其緣由,毫無疑問,就是利益。

利益的驅使使得廣大農民加入集體農莊,革命教育在其中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並非決定性作用。

正如那個農民所說的,他加入集體農莊,是看中了集體農莊的互幫互助大家一起賺大錢的模式,不管是農忙的時候還是工忙的時候,都能保證耕地和做工兩份收入。

這是集體農業的優越性,是很多個體農戶做不到的。

因為這個利益,農民們才踴躍加入集體農莊。

但是這種情況是一直可持續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