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章 鬥富潮

蘇詠霖得知第六兵團的具體情況之後,對姜良平的工作表示滿意。

這些出身貧賤的優秀人才到底還是得到了發揮他們能力的平台,明國的用人選人政策是正確的,沒有出什麽問題。

而這也就更加堅定了蘇詠霖遏制所謂“江南老人”集團那種試圖用資歷換取特權的混賬想法。

有能力,上,沒能力,不要占茅坑不拉屎。

雙方的第一次交鋒以蘇詠霖的勝利告終,至於有沒有第二次,蘇詠霖認為是有的,但是不管是第二次,第三次,還是第四次,但凡有問題,蘇詠霖的態度就是決不妥協。

本次對西遼的軍事行動,第六兵團會和第二兵團一起出動。

根據最新的軍事安排,第二兵團還需要保留相當一部分的兵力留在四川和關中,能夠出戰的只有一個軍和兵團直屬騎兵隊,差不多四萬人,第六兵團是全面出動。

不過考慮到這樣一來只有兩萬騎兵,騎兵方面略顯不足,所以蘇詠霖還打算出動虎賁禁衛騎兵一萬人參戰,這樣就是三萬騎兵。

另外,蘇詠霖還打算抽調塔塔兒部和汪古部兩個部落的兩萬騎兵隨軍征戰,算上三萬明軍騎兵,就是五萬騎兵了,幾乎等於西遼總動員的騎兵數量了。

任何一個時代,五萬騎兵都是一股極為強悍的滅國武裝力量了,一般中等強國不敢與之爭鋒,大洲級別的強國才能夠與之正面對抗,才能夠拿出足夠數量的騎兵進行交鋒。

蘇詠霖倒不是拿不出更多的騎兵,全面總動員,蘇詠霖能拿出二十萬級別的強大騎兵縱橫四海。

這樣做一來是想要省點錢,因為戰馬的消耗是真的很大。

二來塔塔兒部和汪古部這些年在明國邊疆政策的執行之下,與明國展開順利通商,賺錢也是賺得盆滿缽滿,是時候該出點血回報一下他了。

自打蘇詠霖親征草原掃滅了好幾個草原部落大展雄風之後,蒙古草原基本上就是明國的天下。

汪古部和塔塔兒部作為大明的好大兒,駐地北移,為大明戍邊,背靠大明,一邊和大明展開通商互市賺錢,一邊向著更北邊的“林中部落”耀武揚威,日子過得好不快活。

蘇詠霖專門在劃歸大同行省管理的草原上設置草原市場,定期組織商人前往當地和汪古部、塔塔兒部的商人貿易互市,大家互相打折扣,互相讓利,你好我好大家好,賺錢賺得很愉快。

當然了,這錢不是白賺的。

大明有的是辦法把他們賺的錢再給賺回來。

這兩個部落的頭人們一旦有錢賺,那日子很快就奢華起來,如今在中都地區保留的一部分國營奢侈品生產工場的大頭買家就是他們。

他們拿著從部下牧民們那邊剝削來的大額財富瘋狂購買大明專供給他們的“奢侈品”。

比如蜀錦啊,比如高級青鹽啊,比如手工制作的高档黃金白銀珠寶飾品啊,比如千裏迢迢從江南運來的限量高档茶葉啊之類的,他們都不是論件買,那是百斤千斤的買。

而且他們買東西現在基本上不看價錢了,講究一個不買對的,就買貴的,派來的采購團隊氣焰非常囂張,伸手一指,半個奢侈品儲存倉庫都能給他們搬空咯。

蘇詠霖還聽說從洪武七年開始,汪古部和塔塔兒部興起了“鬥富潮”。

那些有頭有臉的部落頭人們靠著經商和剝削賺了大錢之後,紛紛用明國生產的高档奢侈品來裝點自己,讓自己顯得富貴逼人。

可以說他們現在吃喝拉撒一身行頭全是明國生產的,但凡身上有一點本族原產的,都要遭人恥笑是“沒見過世面的窮人”。

據說現在在汪古部和塔塔兒部的有錢頭人之中,衣食住行全面明國化,但凡保留點什麽草原傳統都會讓這些頭人覺得羞恥。

為了顯示自己的富裕和與眾不同,他們進行了許許多多的“移風易俗”。

首先,主食要吃米飯,坐在桌子上用碗筷吃米飯和炒菜,不能像過去那樣圍著鍋爐或者火堆吃肉。

那樣做不僅粗魯,還不衛生,更丟臉。

像明國人那樣端坐在桌子面前用完善的餐具吃飯才是最優雅的。

而且還不能什麽地方產的米飯都吃,必須要吃價格最昂貴的明國江南魚米之鄉生產的高級稻米飯才算是體面人。

之前是明國兩淮地區生產的稻米飯,現在是明國蘇杭地區出產的稻米飯,必須要講究出產地。

然後是喝酒。

老祖宗喝了多少年的馬奶酒被頭人們拋棄了,現在喝酒要喝中都大明國營釀酒場專供皇宮的【特級佳釀·竹葉青】才是體面人。

吃肉方面,明明草原的牛羊馬都是很高級的肉類來源,蘇詠霖都很喜歡吃草原羊肉,但是他們不,他們覺得自己出產的東西很低級,他們就要吃明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