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8章 西域大移民

過去,因為沒有準備適用的指揮體系,所以蘇詠霖都是用完整的兵團來戍邊,用兵團指揮體系來代替邊防指揮體系,為此支出了龐大的物資運輸成本,耗費很大。

而邊防軍指揮機制一旦建立完成,駐守邊境的軍隊數量就可以縮減,各兵團內部的建制兵力想要機動也會更加靈活。

以及將物資從儲存地運送到邊境所需要的運輸成本就會大大降低,會節省相當多的軍費支出。

軍隊主力可以在物產豐富的地區駐紮、訓練,就地取用物資,大大減少物流運輸成本,給國家省錢,軍事任務可以交給邊防軍來完成。

而邊防軍又不是一個編制,任何一支軍隊都可以投入到邊防軍體系當中,可以多,可以少,少則三萬人,多則三十萬人,或者戍邊,或者開疆拓土,邊防軍的框架內都能接受,來者不拒。

大家都可以有作戰的機會,軍功升遷雨露均沾,大家都有美好的明天。

無論從什麽角度看,這都是一個好的選擇。

於是在西域戰事期間,蘇詠霖著手準備這一策略的正規化,填補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拿到聯合軍事會議上和大家一起商討,頭腦風暴,進行政策上的完善。

最後,在洪武十一年九月底,蘇詠霖正式決定執行邊防軍制度,並且首先宣布建立西域邊防軍司令部,任命蘇海生為第一任西域邊防軍司令。

邊防軍司令部的權限很大。

邊防軍司令不僅有邊防軍的統禦權力,也有快速調動軍隊進行防禦作戰和防禦反擊戰的權力。

除了主動發起軍事進攻、向外國進軍需要向朝廷申請得到允許之外,一系列的突發狀況下,邊防軍司令都可以靈活處置,便宜行事。

當然了,邊防軍司令部也會完整設置政工部門和參謀部門,一應俱全。

整個邊防軍司令部建制獨立於兵團建制之外,使得這個邊防軍司令部具備快速靈活執行任何軍事任務的所有能力。

這是在明軍向外開拓、輸出影響力的新背景之下所需要設立的全新部門。

而就目前來看,需要設置邊防軍司令部的地方不多,北部草原地區需要一個,安南之地需要一個,未來平定大理之後也需要一個,一共四個也就夠了。

明國境內的戰爭目前來看已經基本結束,剿匪平叛作戰基本上告終,土地革命該推進的也已經推進的差不多了,目前只剩下一個掃尾工作,而對外威懾需要的軍隊也並不需要太多。

總體來看,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明國內部的主要任務都是革命教育和經濟建設,而不再是軍事,軍事任務將主要發生在境外。

中亞地區,東南亞和南亞地區,還有日本,未來大航海如果推進到其他大洲,那麽軍事行動也會隨時推進。

所以不管是短期還是中長期來看,中亞地區始終都是明國軍事力量投放的一個重點地區,作為這一地區的軍事負責人,蘇海生的位置相當重要。

這個麥爾祖格也算是歪打正著,正好遇到了蘇海生,就湊過來想要和蘇海生拉關系,蘇海生想著未來可能有用到他的地方,所以也就接受了他的示好,雙方想到了一起。

不管怎麽說,這場戰爭暫時結束了,明國和古爾王朝的停戰條約也簽訂了。

明國獲得了完全的勝利,進一步奠定了在中亞地區無可動搖的霸主地位,中亞地區但凡數得上號的統一國家都被明國揍了一遍,反抗者已經消失殆盡,剩下來的都是恭順者。

隨著明國大量資源向西域地區和中亞地區的傾斜,大量人力物力開始向西域轉移。

中都朝廷開始發布移民招募令,願意以優厚的移民條件招募願意移居到安西行省和北庭行省的民眾,優厚條件包括但不限於免稅、房屋、配偶分配等等等等,反正能給的,中都朝廷絕不吝嗇。

從出發到聚居點定居安定下來這個過程中,衣食住行所有費用都是中都朝廷承擔,不需要民眾為此支出一文錢,只要人願意去,朝廷可以給他們提供他們所需要的。

復興會宣傳部也隨之開足馬力,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宣傳這一次的西域大移民,號召革命群眾為了大明的革命事業移居西域,在西域繁衍生息,生育後代,為大明徹底將西域抓在手裏變成本土而做出貢獻。

這一過程中,有人提議給各行省或者各州府設定一個最低標準線,讓地方官府按照這個最低標準線去動員人口,這個建議得到一些人的支持,卻遭到了蘇詠霖的怒斥和反對。

“設一個最低標準線,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讓官府為了達成最低標準線強迫民眾移居西域,和舊軍隊拉壯丁、強征民夫有什麽區別?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