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0章 沒有皇帝,何來國家?

蘇詠霖改革體制準備廢除皇權的消息往外傳播的同時,從中都民間到地方民間不斷有人發表反對言論。

他們認為蘇詠霖選擇在這個時候結束皇帝的存在,改用集體領導的方式,是一件非常危險且不負責任的事情,很容易鬧出亂子。

自打三皇五帝到南北兩宋,乃至於蘇詠霖本人前期執政的時候,那都是以皇帝的身份建立帝國來統禦一切,整合一切力量,調節所有矛盾,以此來發展國家。

大家在皇帝的制度之下生活了幾千年,創造了非常昌盛繁榮的經濟文化,雖然也有剝削和壓迫吧,但是也有盛世,也有輝煌,且這一制度的存續證明了它的生命力與合理性。

大明建國以來,蘇詠霖口口聲聲說著改天換地,但實際上也是在做皇帝的事情,本身的身份也是皇帝,以皇帝的身份帶領大明開天辟地,成就了漢唐雄風,四海鹹服。

這是蘇詠霖的功勞,但也是皇帝制度的功勞,因為皇帝的集權,所以才有了如今繁榮昌盛的大明帝國。

然後蘇詠霖志得意滿了,就要廢除皇帝制度了?

這不是純粹的不負責任嗎?

沒了皇帝,大家向誰效忠?大家對誰負責?大家努力的一切該向誰去展示?誰來決定大家的升遷去留?

這在往日都是蘇詠霖負責的事情,大家信服蘇詠霖,服從他的統治,接受他的命令,這才是大明穩定的根基,沒了蘇詠霖,大明穩定的根基何在?

什麽叫集體領導?

說白了不就是幾個人分權嗎?

一個人能做的事情交給幾個人來做,這就是集體領導?這就是無聊透頂的改革?

什麽中央會議民眾會議,一個人能決定的事情交給一大群人來扯皮,難道就好一些?

什麽民眾代表會議,一個人能決定的事情讓一大群大字不識一籮筐的泥腿子來決定,難道會好?

蘇詠霖自己做皇帝的時候,有什麽錯?

一點錯誤都沒有!

大明國在他的統治下強大昌盛,這有什麽不好?

現在驟然搞了一個集體領導制度,大家完全不曾了解過,對這個制度沒有任何信心,天下人心惶惶,大明根基動搖,萬一有點什麽動亂,那該如何是好?

這種聲音所闡述的理由看上去挺明確的,也是有理有據的,但是內裏經不起推敲,稍微想想就能發現矛盾的地方。

但是蘇詠霖的政治改革的確牽扯太多,影響太大,關乎到太多人的利益,盡管以他的無上威望來強行推動,一樣會引起反對聲浪。

更關鍵的是,集體領導制度屬於他個人獨創,沒有先例,一個沒有皇帝的國家,在這個時代,實在是讓人難以想象。

更有人完全無視蘇詠霖頒布的詔書中對皇帝和國家的區別看待,公然叫囂道——皇帝即國家,沒有皇帝,何來國家?

洪武十二年的二月和三月間,隨著革新詔書的廣泛傳播,天下熙熙攘攘,對蘇詠霖決定罷黜皇帝制度、推行集體領導制度的事情產生了激烈的爭論,輿論洶洶。

根據天網軍散布在各地的密探的匯報,蘇詠霖得知這樣的聲音有兩個來源,一是中都和地方的民間,二是地方官場。

官場方面較好理解。

蘇詠霖通過一場政治運動打壓了中都內部的復辟守舊力量,使得中央朝廷內的革新力量占據了主流,所以中央朝廷推行政治改革較為順暢,沒什麽阻礙。

但是地方官場上對這個事情褒貶不一,看法不一。

行省層面,大明全部行省和中直轄地區的主政者都明確發表言論,支持中都朝廷和蘇詠霖的決策,擁護集體領導制度。

而到州府層面,則多出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至於縣級官府和縣以下的復興會鄉村組織,不一樣的聲音更多。

當然,這其中最主要產生不同聲音的原因並不是陰謀,而是擔憂。

大部分地方官員和復興會員擔憂沒有蘇詠霖作為皇帝繼續領導大明國的話,大明國會出亂子,會失去現在輝煌的成就。

他們認為這樣輝煌的成就是在蘇詠霖作為絕對權力者的時期達成的,也只有蘇詠霖繼續做絕對權力者,大明才能繼續輝煌,他們才會安心。

簡而言之,他們進入了舒適區後,並不太想出來,對於突然發起的政治改革,他們普遍感到驚恐不安。

他們的主要訴求是恢復原狀,讓蘇詠霖繼續做皇帝。

他們願意服從蘇詠霖的命令,絕對服從他的一切指揮,但是對其他人可就不一定了。

而除了這大部分人之常情的狀態之外,就有那麽些欲圖不軌的家夥,從這場議論風波當中看到了機遇,開始渾水摸魚,傳播謠言。

謠言是多種多樣的,大部分都十分荒謬,以至於就算是最普通的人了不太多的字的農民都覺得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