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1章 平清盛感到恐懼

日本皇族對平清盛的專權行為必然不滿,在中央對他多次造成麻煩。

其余老牌貴族對平氏大量侵占他們的利益也感到非常不滿,在地方上形成強大的反抗力量。

依靠武士起家的平氏在掌握大權之後逐漸貴族化,本身利益和武士階層的利益漸行漸遠,自然而然讓原本擁護平氏的武士階層也感到不滿。

三方面的威脅之下,平清盛作為一個頭腦清醒的政治人物,顯然感覺到了龐大的威脅。

他需要一種勢力的介入來幫他鞏固統治根基,緊緊團結在他的周圍,幫他抵抗三股反抗勢力的威脅。

他們要有錢,要人多勢眾,要有學識,最好還有鬥爭經驗,那就最美不過了。

大量南宋和高麗的本土精英的逃難而來給了他這個契機。

這幫人有錢,有人,有學識,有統治知識,而且初來乍到毫無根基,宛如孤魂野鬼,沒有本土關系,缺乏底蘊。

他們急切的需要一個日本本土的權力者為他們提供庇護。

而平清盛也需要一股不屬於任何一個政治派系的勢力來幫助自己。

更美妙的是,南宋和高麗的這些精英雖然說不了日本話,但是他們都懂漢字。

日常交流雖然不一定使用漢語,可是三國高層精英都有深厚的漢學底蘊,就算語言上難以立刻進行無障礙交流,他們卻可以用漢字交流。

平清盛不僅會讀寫漢字,也能用漢話進行一定程度的交流,於是在第一批南宋和高麗來人的時候,他很快就派人前去接觸他們,並且與他們群體當中的幾名領頭人達成了協議。

這些南宋和高麗來人可以在他控制下的地區安家落戶,給予戶籍,成為日本國人,並且優秀者還可以在他的麾下出仕做官,享受特殊待遇。

這下子南宋逃人和高麗逃人們可高興了。

一段時間的磨合之後,平清盛任命了五十名南宋和高麗的精英人物出任他麾下的官職,有留任中央的,也有到地方上的令制國擔任職位的,總而言之,他們發揮出了自己的作用,展現了價值。

這批外來精英的突然入局給反對平清盛的力量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他們意識到平清盛可以動用這樣一批精英人才來排擠他們的人,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力,且不必擔心無人可用。

這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他們竭力反對,但是沒用,和南宋交流的窗口一直把持在平清盛手中,全日本國最大的港口在他的控制之下,南宋商船願意來到這裏,而他也願意接納這些逃人。

之後第二次和第三次明軍南下期間,每一次都有數量較大的南宋權貴富豪和地主士大夫階級的讀書人恐懼於明國的革命到底的政策,對於南宋能戰勝明國這種事情毫無希望,於是腳底抹油,潤。

而他們的到來無疑給平清盛帶來了數量更大的可用人才和完全依靠自己、忠誠度極高的擁躉,而他們聯起手來敬獻給平清盛的財物也是一筆很大的數字。

雙方各取所需,合作愉快,幫助平清盛排擠了不少和他同床異夢的人,進一步鞏固了平清盛的統治根基。

平清盛很高興。

但是一直以來他也有些擔憂。

尤其是在洪武八年南宋覆滅之後,他的擔憂就更重了,他非常擔心自己任用這些南宋逃人的消息為控制華夏大陸的明國知道。

他很擔心明國知道這個事情之後會對他產生不好的印象,甚至以此為理由對他展開一些行動,從而影響他的大布局。

他還沒有完全壓服反對派,還沒有成功統治整個日本國,強大的明國如果在這個時候介入進來,對他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

這是他一直以來都在擔憂的事情。

重用南宋逃人和高麗逃人在他看來是一招險棋,用的好就能打破僵局,用的不好,則滿盤皆輸。

但是好就好在一段時間之內,日本商人從泉州帶回來的消息都不是什麽糟糕的消息。

明國似乎完全沒有注意到日本,或者說無暇注意,明國皇帝南征北戰擴張領土,對日本卻並不在意,連官方使節都沒有消息,似乎完全不在意日本是否願意成為大明的藩屬國。

這讓平清盛非常意外。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洪武政論》也流傳到了日本來,為平清盛所知。

南宋逃人和高麗逃人抵達日本的時候就大概說過他們逃跑的理由,革命這個詞語他還是第一次聽到過,不太理解其中的內涵。

在他看來,蘇詠霖鏟除舊勢力的行為無限接近於鏟除異己,這應該是改朝換代理所應當的行為,又有什麽奇怪的呢?

只能說蘇詠霖更加兇殘,想要更加徹底的權勢,不能容忍一絲一毫反對自己意見的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