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3/4頁)

燒仙草和刨冰需要現做,小亮只拿了檸檬水出去兜售。但是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蘇以沫彎了彎唇,“你瞧,這不是很好嘛。”

小亮把店主要飲料產品生產許可證的事說了。蘇以沫表示沒問題,她可以用好美味的許可證,到時候他們自己交稅。她媽媽肯定能同意。

小亮樂得不行,他將攤位交給弟妹,一個人在外面跑生意。

他沒什麽銷售經驗,但是他畢竟只是個孩子,身上沒有生活重擔,所以哪怕跑一天沒有生意,他也並不氣餒。依舊樂此不疲推銷檸檬水。漸漸生意越來越好。

在這三個孩子忙著賺錢的時候,不知不覺到了鋼琴比賽的日子。

雖說這次比賽是市裏舉辦,但電視台這邊不會播出,只在線下進行。

一次定勝負,請的評委雖然不是決賽的大咖,但也都是業界知名人士。

鋼琴輔導班的老師得知蘇以沫要參加比賽,大力支持。負責她的老師更是對她一對一輔導,指點她的不足,一點點改進。當然費用還是要交的。

雖然這十幾天不能讓蘇以沫的鋼琴演奏水平突飛猛進,但有明顯進步。

鋼琴比賽的方式很簡單,每個參賽選手抽簽,上台彈一首最擅長的曲子,由評委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得分最高的三人獲勝。

規則簡單,流程更是直接。

這次是蘇愛國送蘇以沫來的,張招娣最近忙著幫賽興達上市,到處路演,從女兒手頭定了飲料合同,扭頭就飛去外地,至今還沒回來,蘇以沫想讓好美味的許可證,張招娣都是讓這邊的負責人幫她辦理。

蘇以沫見媽媽忙成這樣,不讓爸爸告訴媽媽,免得打擾她工作。

蘇愛國覺得女兒太懂事了,“你媽要是知道你參加鋼琴比賽,她沒參與,肯定會很傷心的。”

蘇以沫卻覺得上市更重要,“要是這次沒成功上市,之前媽媽投的錢就打了水漂。賽興達很有可能易主。”

蘇愛國聽她說得這麽嚴重,也嚇了一跳。

雖然他媳婦沒往賽興達投過錢,但是每年的分紅都算作投資額換了5%的股份。這幾年她在賽興達方面花費的精力也不少。要是真的沒有上市,她肯定會遭受打擊。

蘇愛國打消念頭,聽從女兒的意見。

這場比賽只有一輪,演奏過的選手會留在台下等候比賽結果。一般都是隔兩個選手,才會公布成績。如果你的分數排在第四就可以走了。

此次總共報名參加比賽的選手有2849人,全鵬城學鋼琴的小孩幾乎全來了。年小的只有五六歲,年長些的也才十六歲。每人都穿著禮服,打扮成公主(王子)。

居然比詩詞比賽那會兒人都多,這是蘇以沫始料未及的,要知道這比賽並不是免費的。光報名費就要500塊錢。

能學鋼琴的人家自然不會吝嗇出這筆錢。但蘇以沫還是覺得太虧。因為她從一位選手中中得知決賽最後,一位知名大師會挑選一位弟子收他做徒弟。那大師可是國際知名人士,不說他的才華,就說他在鋼琴界的人脈,只要成了他的徒弟,將來登上維也納的舞台不是夢。

可這麽好的事情,對蘇以沫卻是浪費,因為她壓根沒想拜名師,她還真就沖的是獎狀。

輪到蘇以沫,她是324號,處於前面位置,她深吸一口氣登台演奏。

此次來參加比賽的選手大多處在她這個年齡。她也是其中最不顯眼的。

她演奏完一曲,評委問了她關於曲子的故事背景,這是蘇以沫最擅長的事情。

她喜歡看別人的故事,尤其是曲子背後的小故事,會讓整支曲子充滿趣味。再聯系到故事情節,很容易代入作者的情緒當中,從而演奏出更貼合原作者的演奏風格。她類似於模仿者。

主題也是致敬原作者。

評委們聽到她的點評,很快打完分數。

回到台下,蘇愛國沖她翹了個大拇指,“很棒!一點都沒緊張,也沒有出錯。”

雖然不是電視導播,但有些選手當著這麽多人的面演奏,難免會緊張。鋼琴演奏出現一丁點卡頓,哪怕不懂鋼琴的外行人都能聽出差異,更何況這些專業評委。

前面的不少選手出現卡頓、彈錯音等情況。

蘇以沫有些不好意思,“還成吧。應該不會墊底。”

要是墊底,她學了這麽多年,花了這麽多錢,她都覺得丟人。

蘇愛國聽到她的回答,抽了抽嘴角,“這可不像你啊。要求居然這麽低。”

蘇以沫不是不自信,而是她太清楚自己的水平。

兩位選手之後,開始公布蘇以沫的成績。蘇愛國比她還緊張,但他偏偏一個勁兒安慰女兒,“你別緊張,真的拿不到獎也沒關系。好歹你會彈曲子。”

蘇以沫看著他哆嗦的雙手,緊張的人好像是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