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百裏浮槎(三)(第2/3頁)

其如知識一般,即便是邪門歪道的法術,學了但只要不去使用,依舊能夠加深道人對天地規則的理解,有助於魂魄或肉身的底蘊積累。

而西海中的道人,舍棄了修煉各般的法術,轉而只是依靠蠻力或外物去與人爭鬥廝殺,無異於已經是墮入了旁門左道,純粹是為了武力而修行。

初時或許還看不出什麽,道士和道士之間也不會有什麽差距,但是越到後面,差距會越是明顯。

因為不管怎麽說,不管是法器還是傀儡、符咒,其實全都是由道士耗費時間祭煉而成。

每當道人的實力進步之後,外物不會同步得到提升,必須得祭煉一番,然後方才能讓外物的威力也能匹配道人的層次。

便如許道凝煞頗久,其手中的墨魚劍和幡子就長期駐足不前,幡子更是近期才晉升為築基法器。

須知道人們淬煉自身就已經是費盡心思,難上加上,再想要讓外物也具備同樣的水平和實力,則無異於重復做功。

此舉還不如一開始就修行法術,將其銘刻在魂魄或是肉身中,一等境界提升,法術的威力也會得到提升,越是後期越是方便。

並且對於旁門左道而言,當境界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若無機緣,他們想要提升外物的境界會比提升自己還要困難,因此往往會沒有外物可用。

除非從一開始,道人們便專注於提升一件外物,而此舉則又是劍仙道路的修行理念了。

數來數去,西海中的種種手段,不那麽旁門左道的,唯有道兵一物。

驅使道兵,道人們不僅不需要消耗自身的靈氣,還能夠將道兵的法力納為己用,平日裏更是可以讓道兵鞍前馬後。

但面對如此狀況,許道對此細細的思索過後,卻又意識到情況並非如此的簡單。

西海道士們不可能全都目光狹隘,不去考慮未來,其只是因為形勢所迫,才落入了人人皆是旁門左道的境地。

如今的天地靈氣前所未有的稀薄,道人們都達到抽魂煉錢的地步,但凡精純一點的靈氣,他們都會將之用在吐納煉氣、增長修為之上,而不太願意浪費在鬥法當中。

至於驅動外物所消耗的靈氣,除了可以事先準備之外,其還可以取用那些汙穢,甚至是被煞氣所汙染了的靈氣。

如此一來,西海道士們勉強就能確保自身修行所需的靈氣。

並且和旁門左道所依仗的外物相比,玄門正宗的法術雖好,但也是過猶不及。

不少道人就曾因為貪圖各種強悍的法術,結果浪費壽命,反倒是耽擱了自身的道行,導致最終壽元耗盡,卻未曾突破而撒手人寰。

因此西海道士選擇了依靠外物,並非是單純是落入了旁門左道,反而可能是一分為二,其以自身的道行為重,而將護道手段次之,置之於外物上。

此舉有先有後,比起盲目的追求玄門正宗,在如今靈氣困窘的西海更是正確。

由此西海中武道盛行、妖怪橫行的情況,也能得到解釋。

並非是因為妖怪多,築基兇獸也多,道士們只能采取妖怪血脈種靈根,而是因為淬煉肉身相比於陰神,更能夠忍受低劣的靈氣,且適合在靈氣稀薄的環境進行鬥法。

同境界的武道修士和仙道修士一旦鬥法起來,誰勝誰負未可知,但是持續時間最長、恢復起來最快的,往往會是武道修士。

原因無他,陰神清貴重靈,肉身堅忍不苛。

了解到如此狀況之後,許道不只和身旁的尹尖尖交流了一番,他還冒險出遊,和周遭其他趕海的道士進行了交流。

最後果真如他所料,西海的道士們並非是淺陋之人,反而頗是審時度勢,僅僅是因為世道所迫,才不約而同的走上了旁門左道。

許道的腦中浮現出以上種種思緒,他瞥了眼沒有用完的半截香燭,腦中忽地又冒出一個念頭:

“西海中旁門左道盛行,但世間如何又有天生的修行正法?只不過是誰最厲害、誰最能成就仙途,誰便是正法!”

他的這個想法並不牽強,反而頗具例子。

不管是武道還是劍仙,其原本都只是仙道中的一條分支,甚至於說陰神仙道本身,其最開始也只是煉氣修行中的一種法子。

直到時移勢遷,修行法門一分為三,三者皆被前人走出了長生路子,方才都被扶上了正道。

現在天地大變,旁門左道橫行,又焉知這些旁門左道最後不會走出長生,為今後的修行定下基調?

許道對此是頗為期待和認同的。因為嚴格說來,他也是個雜修,其手段雜燴,在道宗玄門看來必然也是旁門左道之列,多半是難得長生。

真正的道宗玄門,一部經書即可直指大道,數種法術則可直通長生,玄之又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