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遺棄(第2/4頁)

徐琴的名氣大了許多,還有記者采訪她,只不過她沒有接受采訪。在她的眼裏,努力學習醫術,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沒有必要想著上不上報紙的。

即便徐琴沒有接受記者的采訪,記者也能想辦法把她誇出一朵花來。

當徐琴上了報紙之後,來找徐琴動手術的人就多了,甚至還有別的大城市過來找她動手術的。徐琴就是不斷吸收新的知識,也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識教導身邊的人。

因著徐琴出名了,越來越多人過來南山醫院。鄭副主任跟醫院申請研究經費都容易許多,他們心臟中心也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研究。

鄭副主任還時不時鼓勵徐琴,讓她再努力一點。

徐琴放假回到家裏,她沒有忘記徐詩婉要給小浩然的禮物。

“不是吃的嗎?”小浩然還以為是吃的。

“我們有給你買吃的。”徐琴好笑地道,“你的表姐他們給你買的文具,讓你好好學習。你不是說以後想要跟媽媽這樣嗎?”

“是,我努力學習。”小浩然點點頭,“不是吃的也好,媽媽買。”

徐琴伸手揉揉兒子的頭,兒子怎麽能這麽可愛呢。

轉眼間,就到了改革開放的年代,徐琴又生了一個女兒,女兒都一歲多。

陸建澤打算從工廠辭職,打算重新打拼。他已經三十多歲,沒有想著要一直待在工廠裏一直當保安,那樣太過安逸。

早前,他去工廠的時候就知道遲早有這麽一天,他們能各自去發展屬於他們自己的事業。

當徐琴得知陸建澤要從工廠辭職後,她點頭了。

“需要啟動資金嗎?”徐琴問,“存折上還有一些錢。”

徐琴平時沒有多花錢,也沒有總想著給病人墊付醫藥費。他們當醫生的,就是得適當跟病人保持距離,不能耗費太多的感情進去,不能太過傷心,那樣會影響他們的工作。

“想好了,做什麽了嗎?”徐琴問,“是做食品,還是手工品,還是說把東西帶去被的城市賣。南方的城市的東西,帶到北方城市去。”

“我們打算成立編織廠。”陸建澤道,“福省的竹子很多,我們要善於用竹子做事情,要開發竹子,讓更多的人能有工作,能賺到更多的錢。”

“好啊。”徐琴點頭,“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

徐琴本來以為陸建澤會去擺攤子,先擺攤子賺第一桶金再去做別的。她看電視劇看小說都是這樣的,難免就有被限制住。

只要他們有足夠的租金,確實也沒有必要去擺攤子。

“有很多人能用竹子編織出很好看的籃子,還很實用。”陸建澤道,“簡簡單單的話,估計沒有什麽用了。現在就是要多一點花樣,得有特色一點。”

陸建澤早已經打聽過了,外面的人賣東西,也都是賣與眾不同的。

當個體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開工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陸建澤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要做具有福省特色的產業,有的東西做得好的話,還能出國。

政府也是扶持他們這些做工廠的,陸建澤和幾個朋友商量了,當場就決定要辦工廠。到時候,他們就能讓退役的戰友、傷殘的人到工廠工作。

他們幾個人都是戰友,他們以前看著那些帶有病痛的退役的戰友,也會心疼。可他們手裏就那麽一點錢,要養家,哪裏有那麽多錢去幫助別人,那點錢也是杯水車薪,戰友也不可能要他們的錢。

哪怕人家傷殘了,人家也有人家的尊嚴,人家想要靠著他們自己的勞動賺錢。

因此,這幾個人當初轉業的時候就已經商量好了,先到一些地方過渡一下。

那時候,陸建澤也是得到了一些消息,否則,他又怎麽可能跑到工廠呢。他沒有想著去當公安刑警,他的戰友們都很出色,那些人去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就交給他去辦。

“南北的竹子做成的東西,是有差別的,裏面的含水量,得注意。”徐琴道,“南方潮濕,北方幹燥。在南方好好的制品,到了北方就可能裂開。”

徐琴以前經常上網,就有看到類似的新聞。

“我不懂得怎麽辦工廠,也不知道得找什麽樣的工人。”徐琴道,“到時候,你可別說我幫不上你。”

“不會。”陸建澤搖頭,“我們辦工廠,是為了賺錢,也是為了照顧更多人。更重要的是照顧好家人,這一次也是幾個人聯合起來。我們比其他人更懂得家人的重要,沒有想著背井離鄉,沒有想著去別的地方,要的就是能經常回家。”

陸建澤這些人沒有想著多賺錢就忘了家庭,如果他們忘了家庭,這就違背他們最開始的初衷。他們要做一個有溫度的企業,這也需要更多人的支持。

萬事開頭難,他們也知道一個工廠可以講人情,但有的人情又不能講。就是該有雷霆手段的時候就得有,要是不夠果斷,工廠就可能辦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