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白蛇(第2/3頁)

二樓包間,透過半開的窗戶,沈經年的目光準確無誤地從撥弦的那雙手上,移到她的臉上。

不著調的周謙倒是說了句實話。

的確美得不似真人。

這一首是《聲聲慢》,未免觀眾聽不懂,茶館與時俱進,上方都會有歌詞提示器。

悅耳的琵琶聲伴著一句婉轉動人的女嗓穿堂而來:“青磚伴瓦漆,白馬踏新泥……”

一開口就讓人聽酥了骨頭。

周謙是第一次聽,同樣的一首曲子,唱得和章老師的感覺完全不同,他不由得捏了捏耳朵,下意識去看沈經年的反應。

沈經年正垂首斟茶。

周謙松了口氣,坐正了一點——

好像三叔聽得還算滿意,那就好。

他看得快,沒注意到這一杯茶,倒了許久。

一首曲子下來,之前還擔心新人不行的客人們仿佛屁股定在了座位上,續茶的續茶,吃點心的吃點心。

內場的觀眾們都目不轉睛地盯著前面看。

現在這個社會,大家都不愛網紅臉,傳統文化復興,大家也更喜歡古典美,關青禾恰好就是。

聽曲是享受,要是唱的人再美,那就更享受了,隨隨便便一聽,兩首曲子就過去了。

小蘇示意不要拍照,又提醒:“接下來可以點歌,我們都有準備節目單的。”

中場休息時,關青禾和台下內場坐的幾個老太太對視上,想起以前陪爺爺一起,社區裏的阿婆們都是這個眼神。

一個“只要你開金口,我現在、立刻、馬上給你送個小夥子過來”的眼神。

和沈家的婚約,那時候確實起到了推拒的借口作用。

周謙問:“三叔,我沒說錯吧,是不是很厲害!”

沈經年語調平靜:“還可以。”

“您要求高,還可以在我這兒很好!”周謙立刻順杆爬上:“那要不聽到結束再走吧,反正您今晚也沒有應酬。”

沈經年笑了笑,擡起手。

王秘書立刻問:“先生現在走嗎?”

話音落下,他才知道沈經年是擡手去拿節目單,當秘書這麽久,也沒忍住露出驚訝神色。

“不走。”沈經年慢悠悠出聲:“點一曲。”

周謙瞪大眼,興奮問:“點什麽?”

“他要點什麽?”

關青禾扶著琵琶,聽見小蘇的耳語,低聲詢問。

她知道沈經年坐哪個包間,稍稍擡眼看向二樓,瞥見窗邊的男人,背脊微微繃直。

男人似有察覺,望了過來。

隔著雕欄玉砌的堂屋,兩個人四目相對,仿佛倒茶時逐漸裝滿的水聲,關青禾別過目光。

沈經年這才轉回節目單上。

“《白蛇》。”

“沈先生點了《白蛇》。”

關青禾沒想到他會點這首,這是爺爺教她的,茶館裏原本沒有這首,甚至於很少有人聽過,她自己添加上去的。

這曲全首有好幾段,“賞中秋”這一段講的是許仙和白娘子坐船遊湖的場景。

這回只有關青禾在彈唱。

周謙一個字也沒聽懂,歌詞要比《聲聲慢》更難聽懂,但卻自帶了江南味兒,聽不懂反而更有韻味。

他搖頭晃腦,忽然清醒過來,看向對面。

樓下的小調正好唱到最後一句:“……但願千秋百歲長相親,地久天長永不分~”

弦聲將落,關青禾不知道點歌的人對此滿不滿意,下意識地往樓上看了眼。

絲毫不知曲子裏的纏綿悱惻還留在自己身上。

沈經年端著的茶盞的手終於動了,在她的盈盈一瞥中,送到唇邊。

茶水微涼,略顯苦澀,卻別有風味。

結束今天的演出之後,關青禾饒是自信,聽到那些好評,也悄悄松了口氣。

齊觀宇把她的反應看在眼裏,好笑道:“我算是知道老師怎麽直接就說請你來。”

關青禾抿唇笑:“都是師兄和我配合得好。”

“我可清楚我的水平,我配付秋雲,也沒見她唱得好啊。”齊觀宇直言快語:“你和老師學了幾年?我學了好幾年,怎麽都沒見過你?”

“章老師教過我幾個月。”關青禾知道他誤會,“其實我從小和我爺爺學的,大學專業也是民樂。”

齊觀宇眼睛發亮:“你爺爺是哪個老師?”

關青禾正要說話,門外小蘇招手:“青禾姐,快來。”

她以為有事,被小蘇拉著走出後院,就看到了剛才還在樓上坐著的男人。

關青禾開口:“沈先生。”

他明明是個頂尖的生意人,穿上常服後,偏偏給人一種書香世家的矜貴感,慢條斯理的文雅。

沈經年停在廊檐下,傍晚的夕陽余暉還尚在,從上方斜斜灑進院子裏,披了她一身。

少女亭亭站在青石板路上,背脊單薄,柔軟的腰肢即使藏在旗袍裏,也一覽無余。

又令他想起先前披著長發溫婉如水的模樣,完美再現了晏幾道的詩——“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