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建設第三六五天

張富德反復詢問了木華的意願。

在確認他堅定的意志後, 收下植物館,將它和農大合並,改造成了特別的實驗室。

木華的父母生前就從事這樣的事業, 植物館改成學生們學習的課堂,而不是被某些公司奪走, 做成賺錢的工具——這也算是個好的結局吧。

檢查遺產的時候, 法院還發現木華父母留有一間小破套房。

在M市的老城區, 且只有四五十平米, 一個臥室。

這是他們結婚生子前的出租屋, 後來有了錢, 便將它買下來作為紀念。

這種房子可值不了多少錢。

木華沒有選擇和張富德住在一起,而是一個人住進這間狹小的套房,獨自一人生活。

至於生活費——張富德每個月都會往卡上打個一千。

張教授是國家級別的教授, 平時的衣食住行都有專人負責,賺到的錢都放在銀行卡裏,不怎麽去動它, 也完全不去查看有多少。

因此, 他平日裏的出行穿著即為樸素, 愛好也只是種種花草, 品品香茶,一臉的慈眉善目。

……多少是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 也不知道該打多少生活費合適。在張富德的印象中,物價還停留在幾十年前幾塊錢能買一大包菜的時候。

起初, 張富德陪著木華在老破小住了一段時間。

計劃趕不上變化,各種項目邀約接踵而至, 各大學院邀請他去演講教授, 張富德忙得不可開交, 完全沒工夫照顧木華。

好在木華著實是個讓人省心的孩子,都不需要張富德教,家裏的電器摸索摸索就會了。

老小區下面就是個菜市場,木華單獨一人也能完成買菜的任務,拿著小板凳站在廚房,自己可以做點簡單的食物吃。

——白米飯總不會煮吧?

只要吃飯,那就餓不死。

家從市中心搬到老城區,木華的小學也跟著換了,換到老城區的第九小學。

老城區的人們幾代都生活在這,可以說是M市的老居民了,和那些後來才入駐城市的外來者不同。

這裏的人鄰裏間相互都認識,對租房的、突然搬進來的人抱有難以形容的復雜敵意。

包括住在這裏的孩子,也繼承了他們大人排外的特點,通常三五個報團行動,將木華隔絕在團隊之外,一句話都不和他說。

上學也是如此。

作為突然轉進來的插班生,學生們不會和木華交流,老師們也可以將他忽視。

小學雖然是第九小學,但這個名字可不代表它差勁。

祖上幾代都在M市的居民,家底哪裏會差呢?只是大家都不願意搬走,通過老城區來彰顯自己的身份罷了。

盡管離市中心很遠,附近沒什麽商鋪,價值很低,但說出去也是個老M市人,可不被其他人羨慕?

至於木華的父母為什麽可以買下一套老破小……

當初那家主人本來就處於出租狀態,一家人搬去極都了,就順勢出手賣出。

在老城區獨特的環境一下,學校的老師也養成一個特別的習慣:看學生不看成績,先看他們的身份。

如果是老城區人,要就是第一梯隊,如果是M市本地人,那就是第二梯隊,如果是外來的人,第三梯隊,還用說嗎?

木華算是個M市人,可他到底從市中心下來,再加上父母雙亡,被一個老頭帶著,大家默認他家裏窮酸,老師也不會對他和顏悅色。

不過……還好。

至少本子不會被老師撕掉,書包不會被小朋友們扔到水溝裏。

小朋友可以不和他玩,沒有關系。木華一個人可以玩,他可以坐在學校的假山後面,拿著本子畫畫寫寫,觀察路邊飛過的蝴蝶。

小鳥同他歌唱,花朵依偎著他,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生物和非生物願意成為他的朋友。

木華喜歡這個世界。

即使是毫無生趣的放學路上,他都可以為了一朵小小的蒲公英駐足。

毛茸茸的,毛茸茸的小球。

等風將祂吹散,飄到看不見的土地。

是不是會種出許多毛茸茸的小動物?

行道樹邊栽種著艷麗的花,那上面有數不清的白色蝴蝶飛舞。

等祂們吸食了不同顏色花朵的花蜜,是不是會得到與眾不同的魔法,獲得獨一無二的翅膀,成長為花叢的仙子?

木華很小,走不到遠方,可即使是人潮擁擠、呼吸不暢的M市,都有著數不清的細小的美好。

在木華的眼中,世界上的一切都在閃閃發光。

一個平和的體育課,自由活動。

木華一如既往坐在假山後面,有個西瓜頭的小男孩接近了他。

“這是你寫的作文嗎?好厲害!”

五年級的下半學期,木華認識了第一個願意和他說話的小朋友。

對自己的所見所想不自信,在西瓜頭的鼓勵下,他還是將本子遞過去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