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煤球印子

白子慕在廚房的長條凳上醒過來,揉了揉眼睛,先去找媽媽,一只手牽住了衣角才放心,他不愛哭,董玉秀跟他說話的時候大約剛醒沒聽懂,過了一會才反應過來,搖頭說不餓。

董玉秀摸摸他腦袋,她只帶過這麽一個孩子,白子慕平時已經很讓她省心了,但自從孩子爸爸出事之後,小孩比往日更聽話,乖得讓她心疼。

小孩兒好像已經有所察覺,生怕媽媽也離開。

晚上吃飯的時候,白子慕只扒拉白米飯吃,其他菜沒動兩筷。

飯桌上有半只鴨子,還有兩條紅燒魚,是吃席剩下的菜,都有別人動過的痕跡。董玉秀看了桌上一眼,起身去廚房切了一點白菜,清炒了一小份給他,小孩筷子動得快起來,很快就吃光了。

一旁吃飯的大嫂本想蹭一口吃的,結果瞧見不過是一盤素白菜,一時筷子都懶得伸過去,小聲嘀咕道:“這是什麽少爺脾氣,還吃不慣剩菜呢?”

只有一個素白菜是新炒的,分量也不多,再加上白子慕年紀也小,除了大嫂並沒有人提什麽意見。

晚上的時候,董玉秀收拾了一個小雜物間出來,她和孩子將就著睡在了那裏。

北方冬天冷,白子慕被媽媽裹得像個蠶寶寶,他晚上吃飽了,加上中午的時候又多睡了一會,因此並不很困,母子倆在一盞舊台燈旁邊玩兒起了手影的遊戲。

董玉秀用手弄出一只長耳朵兔子的剪影在墻上,白子慕就比了一只小狗,蹦蹦跳跳去追她。

董玉秀笑了一聲,又用兩只手比了一只鴿子飛起來。

白子慕忽然抱住她胳膊,遊戲也不玩了,小聲道:“媽媽,不要走。”

董玉秀親親他小腦袋:“媽媽不走,在跟你做遊戲呢。”

“不要飛走。”

“好,不飛走。”

門外面響起兩三聲輕響,董玉秀披了衣服過去開門,來的是董姥姥。

老太太端了一小碗獾子油過來,她吃飯的時候瞧見小孩手上燙了兩個水泡,當時沒說什麽,但心裏一直記著,拿了藥油來給他塗抹一下。

母女倆小聲說起了話,董姥姥仔細問了董玉秀這麽多年來的經過,提起她丈夫,董玉秀卻咬唇沒有多說。

“玉秀,你跟媽說句實話,這孩子怎麽姓白,你當初不是跟羅俊青離開的嗎?”

“媽,您別問了。”

“他騙了你對不對?我找他們家去!我就知道那個姓羅的不是好東西,當初就滿嘴空話,考上大學了又能怎麽樣……”董姥姥氣紅了眼圈,“你這孩子,這麽多年寫信只報平安,別的一句也沒提過,媽還以為你在外頭過的好,不想家。”

“媽,我就是前幾年吃了點苦。”

董玉秀攔住她,低聲說了這些年的事。

她離開的時候剛滿19歲,而董姥姥提的那個羅俊青是她哥哥的一個同學,董玉秀復課兩年沒能再考上,而羅俊青當時已念大學,回來再遇到董玉秀一見傾心,許下了很多諾言。董玉秀信以為真,就跟著他一同去了大城市。羅俊青讀書,她就陪讀,但沒兩年,羅俊青就變心了,董玉秀一個人在大城市沒有辦法生活,去找羅俊青的時候,被他推了一把,當即身下見了紅,送去醫院搶救也只救回了自己的命。

“我是那個時候在醫院認識白大哥的,他不嫌棄我,幫了我很多。”董玉秀說道。

“那子慕這孩子?”

“嗯,是白大哥的,我們結婚了,領了證兒的。”

董姥姥欲言又止,董玉秀知道她要問什麽,笑了一聲道:“媽,您別多想,我是自願的,我感激白大哥,也真心喜歡他。”

羅俊青留在大城市,娶了一個城裏姑娘站穩了腳跟,而董玉秀也開始了她的新生活。白大哥對她很好,有了子慕以後,更是對她們母子捧在手心裏疼著,直到今年春天的時候他帶隊入藏修路,路上發生了坍塌事故,一隊人音訊全無。

董姥姥瞧見白子慕那張臉,又嘆了口氣,擡頭問女兒道:“你以後打算怎麽辦?”

董玉秀給小孩輕輕吹了下,垂眼道:“救援隊的人還在找,說有消息了第一時間通知我,白大哥一天沒找到,我就找一天。”

董姥姥:“要是一直沒找到呢?”

董玉秀說得堅定:“那我守著子慕,把他好好帶大。”

董姥姥心疼她,勸道:“你還年輕呢,哪兒能這麽守著一輩子呀。”

董玉秀不聽,只低頭去看懷裏的小孩。

*

白子慕跟著媽媽在東昌小城住了下來。

他年紀雖小,但也知道並不是所有人待他們都有善意,

董家三個兒女,老大董玉海接了父親的班,住得近些,董姥姥就跟著老大一同生活。二女兒董玉梅嫁到臨市,回來一趟都不容易,喪期一過,就回去了,小女兒董玉秀帶著孩子回來,也跟著母親住在了大哥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