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

明玉珍出兵,毫無疑問是堵死了陳友諒最後的生路,其實只要他不幫著陳友諒,能切斷入蜀之路,就已經足夠了。

九月入秋,以徐達和常遇春為首的兩員大將,各自統禦兵馬,自江北江南,分成兩路,大舉進入湖廣境內。

大戰猝然發動!

尚未動兵之前,中書省便開始調集軍械糧餉,籌備作戰物資。

自上而下,緊鑼密鼓,不敢有半點懈怠。

超過二十萬精兵,後勤民夫近五十萬。

作為當世第一的戰爭機器,隆隆作響。代表朱元璋一統天下意志的大軍,開始了千裏征戰。

身處核心,張希孟最能感覺到戰爭的磅礴,也能體會到戰場的無奈。

除了將士,民夫之外,還有後方的作坊,生產軍械的匠人,縫制衣物的女工,各地采買膠漆的書吏。

全都算起來,幾乎有百萬人,投入到了這場大戰之中。

每天的軍需開銷,就如同流水一般,嘩嘩作響。

為了這一戰,李善長囤積了超過三百萬石糧食,可僅僅剛開始,就有一百萬石消耗掉了。這裏面有一半都是在路上消耗掉的。

光是各種開支的賬單,就讓人頭暈目眩,難以招架。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工資要一個月一個月掙,遇到了裝修房子的時候,卻是幾萬幾萬那麽花……心都在滴血。

但是又有什麽辦法?

只能咬牙撐著唄!

沒事的時候,瞧李善長在中書省作威作福,很是舒服,除了面對張希孟之外,盡顯百官之首的威風。

可到了打仗的時候,老李瞬間就成了老黃牛,沒日沒夜地熬著,一筆一筆的物資糧餉分派出去……也沒有個什麽計算機輔助,全國的財力、物力、人力,都在他的心裏裝著,通過一個腦袋,一張嘴,分派下去。

所有官吏,都要來中書省領命。

李善長大呼小叫,沒有幾天下來,就已經聲音沙啞。其余諸臣,也都是忙得昏天黑地,不敢有半點懈怠。

雖然這些人未必良善,甚至難保有不少貪官汙吏,但是在當下,多數人還是盡職盡責的。

相比之下,張希孟的事情還是輕松了不少,他只需要和朱元璋一起,商討軍情,制定大略即可。

這一天,君臣談到了臨近中午,面對著中書省送來的單子,兩個人的臉色都不太好。

“花銷還是太大了,剛開始,就超出了預算的五成!李善長這個蕭何,本事也平常啊!”老朱氣哼哼說道。

張希孟卻是沒有言語,或許吧,老李的確不行,但是誰又能比他做得更好呢?

朱元璋似乎也察覺到自己過分了,隨即壓低聲音道:“先生,說實話,咱手裏還有一筆錢,不知道能不能動?”

張希孟一怔,連忙道:“主公說的是?”

朱元璋輕嘆道:“朱英那孩子不是收了幾百萬貫嗎!他去嶺南之前,給咱留了三百萬貫。”老朱單手按著大腿,上身前傾,以請教的口吻道:“先生,你說這筆錢能動嗎?”

張希孟眉頭緊皺,他幾乎刹那之間,就明白了過來。

那小子還真把自己的話聽懂了。

朱英似乎不需要那麽多錢,只要讓人知道他很有錢就夠了……所以他給朱元璋留下了三百萬貫,給張希孟留了三十萬貫。

至於他自己,帶了七十萬貫。

不過這筆錢也不是幹事的,恰恰相反,而是朱英用來擺排場,搞宣傳,講故事的……反正他是領悟了無中生有的精髓。

不過好在贛江航路已經暢通了,大庾嶺也經過整修……自紅巾起義以來,商路斷絕。尤其是海外商人,眼饞得不行,就是盼著茶葉瓷器等物。

只要商路暢通,財源滾滾,哪怕沒有一兩銀子,也足以變成金山銀山。

可話雖然如此說,朱英把大頭兒留了下來,也著實不容易。

“主公……這筆錢似乎能動,但是卻不能直接動。”

朱元璋一怔,“先生,你的意思是?”

“主公可以借!”

“借?”

“對!主公可以拿鹽稅作保,抵押發債,將這筆錢借過來。”

朱元璋更加發傻,自己一個天子,富有四海,全天下都是自己的,難道還要借錢嗎?

更何況還是自己幹兒子,跟他借錢,那不是搶孩子手裏的棒棒糖嗎?

咱老朱那麽沒格調?

“先生,咱當了皇帝了!”

“皇帝也不能隨心所欲,點石成金啊!”張希孟笑道:“主公請想,出兵收服了廣州的何真,這才有嶺南通商,天賜良機一下子出來了,那麽多商人南下發財。還不是仰賴天子庇護?如果只是經商納稅,是不是顯得略有些不盡之意……主公向他們借錢,也是給他們一個報效國家的機會。而主公打贏了,商路拓展,機會來了,也好讓他們跟著分潤……臣以為這事兩全其美,並無不妥之處。而且靠著債務關系,還把上下綁得更緊密了。過去主公也擔心過,商賈世家和咱麽不是一條心,現在有了這一層,至少那些願意購買債券,願意和大明榮辱與共的商人,總還是能相信的。”